不知老师是何大家?看了两遍《红楼梦》没弄懂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就着急。
这些问题己经争论了200多年了,至今大概只有脂砚斋和畸芴叟等聊聊几个人能明白。成千上万个红学家至今
不知老师是何大家?看了两遍《红楼梦》没弄懂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就着急。
这些问题己经争论了200多年了,至今大概只有脂砚斋和畸芴叟等聊聊几个人能明白。成千上万个红学家至今尚未争论清楚。
有人认为是明代,有人认为是清代,有人认为是崇禛,有人认为是胤礽。还有人认为是曹雪芹自传。
还有象我这样的俗人,认为是作者从多个人身上提出特质,经过艺术化处理,创造出来的艺术人物。
但毕竟到今天,连作者是不是曹雪芹,都沒有定论。
我想小说就是小说,沒有真的贾宝玉,沒有真的秦可卿,但是有一定特质的类似的贾宝玉,和秦可卿。
乾隆说,此明珠家事也,纳兰容若可能是贾宝玉的原型之一,曹氏几兄弟也可能是原型。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贾宝玉,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被毛主席称为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我想首先在于它在思想上的高度,不再是明君贤臣,忠君报国,荣华富贵的古文人思想,而是超越了时代,站在更高处,看到了黑山庄农民的血泪,看到临潼斗宝一样的奢靡,看到入不敷出的逐渐衰亡,看到封建王朝自杀自灭的灭亡过程。
还有文人中的对程朱理学的批判的思想萌芽,及对心心相印的纯洁爱情的歌颂。
总之《红楼梦》是一本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在于描写了上半个有灵性的人物,能用几十个字就刻画出一个人物的灵魂,如卜士仁的老婆,这是只有大师的功力才能作的到的。
《红楼梦》诗词歌赋,楼台亭阁,饮食肴馔,衣装服饰无一不精,更可贵的是,这些知识点都是刻画人物性格的衬托,如潇湘馆恰配林黛玉,而蘅芜院恰配薛宝钗,是她们性格的总结,不象有些古典小说,离开主题,长篇大论的卖弄。
作为普通读者,我的要求是看懂这本小说,而不是作为研究者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