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飞20年,歼10未来之路该怎么走?
20年前的今天,歼10原型机在雷强的驾驶下,从成都郊区的温江机场腾空而起,标志着中国人正式进入三代机研制俱乐部。在之后的日子里,歼10家族枝繁叶
首飞20年,歼10未来之路该怎么走?
20年前的今天,歼10原型机在雷强的驾驶下,从成都郊区的温江机场腾空而起,标志着中国人正式进入三代机研制俱乐部。在之后的日子里,歼10家族枝繁叶茂,发展出了A、S、B、C数个型号,歼10C甚至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先进的三代半战机之一。而歼10项目团队所开创的事业也在歼20上续写新的传奇。20年后的今天,当中国空中力量由歼20、歼16这样的重型战机成为骨干的时候,作为单发的中型战机,歼10的未来该怎么定位呢?
歼10原型机首飞时照片
2017年空军的金头盔演习中,歼10B在与歼11B的对抗中完全处于下风,无论是个人奖项和团体奖项,大部分都被歼11B单位收入囊中,在整体航电系统相当甚至还略有超出的情况下,作为轻型机的歼10制空能力与歼11B这样的重型机差距明显,这个结果在网上掀起了腥风血雨,甚至引起南北之争的大撕逼。
然而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在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重型机确实在制空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尤其是在主流的超视距空战模式中。重型机的优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口径、功率更大的雷达,带来更远的截获、锁定距离;
更多的燃油、更大的航程,使得重型机可以更长时间的加速、爬升、迂回,为采用更多样的战术提供了可能;
更多的空空弹药、电子吊舱,为重型机带来更多的战术优势。
因此,重型机对轻型机的优势是普遍物理规律,歼10落败没什么丢人的。
金头盔获得者高中强在演习对抗中,红圈处是电子对抗吊舱
虽然歼10在研制之初是作为一种以中距拦射为主要作战模式、突出截击作战优势的制空型战斗机;虽然歼10在成军时是当时中国空军制空能力最强的战斗机、在演习对抗中把老苏27、歼11A杀的片甲不留,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在歼20、歼16挑大梁的今天及以后,歼10已经算不上空中优势战斗机了,即便是最新的歼10C也不行。
歼10的未来在哪里?笔者的意见是向F-16学习,屈尊舔地。
实际上即便是歼10A也有不错的多用途能力,在当时是除了飞豹以外仅有的能投掷激光制导炸弹的战机,更是第一种在青藏高原投掷激光制导炸弹的战斗机。在歼11系列只能打火箭弹的日子里,歼10A已经玩起了精确打击。
歼10A投放激光制导炸弹
在升级成航电系统更先进的B、C型号后,歼10的多用途能力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加装对地探测性能更好党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后,歼10C的对地攻击能力和电子攻击能力又上一个台阶。在空军的红剑演习中,歼10B/C系列不仅承担对地打击任务,还挂载反辐射导弹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歼10摇身一变成为F-16CJ那样的野鼬鼠。
红剑-2017中歼10C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
实际上,歼10是目前执行近距离对地支援、防空压制最合适的机种,因为其机动性高、生存能力强,歼16(包括其将取代的飞豹)可以凭借其载荷航程优势执行战场遮断、防区外打击等任务,两者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密切配合。而这也是目前美军F-16和F-15E的配合套路。在承担近距离对地打击任务的强-5已经全面退役的当下,歼10是当人不让的接班人。另外,歼10还可以依靠其机动灵活、出动率高的特点执行国土防空任务,其空战能力对付周边的一众宵小已经足够了。
因此,歼10的下一步发展应以提高多用途能力为主,具体就是提高挂载能力,这在笔者之前的一片文章里有过分析,在此不再赘述。至于网上流传的隐身构型歼10D,我觉得并不可取。这种半路出家的隐身改型性价比不高,尤其是不能弹药内置的情况下隐身意义根本不大。至于加装矢量发动机之类的改装更是不合算。
网上流传的歼10D效果图,加装保形油箱的路子是对的,武器外置完全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