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空军“光辉”战机为什么还用纯三角翼,而不是常规布局或用鸭式布局?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潜心30多年研制的LCA光辉战斗机已经有11架在印度空军服役,这款战斗机采用了从美国GE引进的F404涡扇发动机,但是这款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只有300千米。LCA战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6 15:05:29

光辉战斗机的气动布局是法国达索设计的,80年代法国自己都还没搞利索鸭翼呢,更别说印度只给法国人两年时间

Tejas 光辉战斗机是富有印度装备开发特色的喜闻乐见的又一“三十年后见”项目,其前身为印度在1969年搞的ASR“空中战术飞机”,基于其请二战德国谭克博士(二战德国的Fw-190、Ta-152、Ta-183的设计师,二战后流亡到阿根廷,后去印度)研发的HF-24“风神”战斗机。但当时印度哪有什么战机研发能力,还是请英国和意大利公司帮忙研发的。结果开展没多久,毛子提供给印度米格-21战斗机,这款经典战机性能指标完全碾压其要搞的ASR,印度自己也干脆引进生产线,这个ASR项目也就在1975年无疾而终。

到了1983年,印度觉得还是要圆自己的白象大国梦,还是需要搞自己的战斗机,于是又把这个ASR图纸从废纸堆里捞出来,于1985年在此基础之上正式开展LCA项目。但ASR撑死也就二代机啊,所以印度进行全面重新设计,在飞机整体气动布局上,是找法国达索公司帮忙设计的,支付了大约1亿美元。既然是达索出手进行设计,选择无尾三角翼是再正常不过,幻影系列战斗机是最成功的无尾三角翼战斗机,达索在这一领域是浸淫已久。

但是三哥当年进行LCA项目的时候,傲的很,要求1990年就交出原型机,1995年就投入服役。所以给法国人时间很短,1987年跟达索签订合同时,要求达索1989年就交出设计。这么点时间进行毛个详细研究探索?更别说当时法国自己在鸭翼的研究远谈不上成熟,其阵风A技术验证机是在1986年4月才进行首飞,而阵风C的原型机是在1991年首飞,1997年预生产,2001年正式服役。要达索在1987年的时候,在两年之内交出合格的鸭翼战斗机设计,压根是不可能的事情,拿其最擅长的无尾三角翼设计布局是情理之中。达索的阵风A技术验证机,当时达索在鸭翼方面自己也刚起步没多久。

实际上作为专注无尾三角翼几十年的达索公司,其技术功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给LCA设计的机翼还是应用了相当多的技术。不仅采用当时较先进的双三角翼布局,可以一定程度上兼顾低速和高速飞行性能。而且其前缘襟翼结构非常特别,不进设计了涡流豁口,而且机翼下部有三对可收放的扰流片,可以改善机动性能。所以关于气动设计方面,法国达索公司完全对得起印度支付的1亿美金,至于鸭翼,抱歉,再见。LCA的双三角翼,我们在1990年的时候给歼-7E采用双三角翼,大大改善低速机动性能。LCA的前缘襟翼结构非常特别,这方面专注无尾三角翼几十年的达索公司在这方面研究真心不错,对得起价钱。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