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国内目前装备的苏-30MKK战斗机,歼-16的提升堪称突破性,整体作战性能达到了四代半的水平,是一款具备兼具多种作战能力的新型多用途战斗机。
关于苏-30MKK
俄罗斯的苏-30MK
相比于国内目前装备的苏-30MKK战斗机,歼-16的提升堪称突破性,整体作战性能达到了四代半的水平,是一款具备兼具多种作战能力的新型多用途战斗机。
关于苏-30MKK
俄罗斯的苏-30MK多用途战斗机是一款兼具对空/对地的双发、双座、重型远程战斗机。苏-30MK出口到中国的具体型号为苏-30MKK(后一个K指代中国)以和出口到其他国家的苏-30MK战机相区别。
中国引进苏-30MKK的过程很快。两国于1999年签署购买合同,2000年即开始交付,到2004年76架苏-30MKK战斗机便全部到货,并很快形成了战斗力。
根据相关资料,苏-30MKK的基本数据为:机长21.9 米,机高6.84米,翼展14.7 米,升限18000米,最大飞行速度2200千米/时,最大起飞重量38000千克,内油航程4000千米,最大可用过载9G,外挂点12个,最大载弹量8吨。
主要武备:空战时使用R-73近距空空导弹、R-27半主动中距空空导弹、RVV-AE主动中距空空导弹(R-77出口型);对地打击武器为Kh-29近程空地导弹、Kh-59M远程空地导弹,Kh-31P反辐射导弹、KAB500/1000精确制导炸弹以及航空火箭弹,另外还装备有1门30毫米机炮,备弹150发。
苏-30MKK战斗机的到来对中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苏-30MKK战斗机携带的各类空地武器使得中国空军首次具备了可靠的全天候防区外精确打击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军对地打击能力不足的问题;装备的主动中距空空导弹有效弥补了空军超视距空战的短板(当时国内的PL-12中距空空弹还未服役);快速成形的战斗力填补了中国空军转型时期的力量空白(歼-10战机2006年底才形成战斗力),有效震慑了国内的分裂势力。
苏-30MKK的不足
苏-30MKK战斗机的引进虽然促进了国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但在服役时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机体性能不乐观
苏-30MKK的机体结构与早期型的苏-27飞机基本相同,是以苏-27UB双座教练机为基础改进而来,因此也存在着跨音速区间结构强度下降的弱点。这导致苏-30MKK的过载限制仅有8G,跨音速段降低到6.5G,最大可用过载不高,跨音速机动性和高亚音速则机动性双双下降。这个缺陷也限制了外挂点的挂载重量,导致弹药挂载量受限,难以彻底发挥多用途战机的能力。
中国海军航空兵的苏-30MK2战斗机
航电性能受限制
苏-30MKK的最大问题在于航电系统全而不强,只能达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很难对抗后期升级的各类四代半战机。尤其是作为系统核心的N001VE机载雷达,不仅使用了落后的倒置卡塞格伦天线,而且性能上也被刻意简化,因而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和精度并不理想,迎头搜索距离仅有100千米(对战斗机目标),稳定跟踪能力更差,实质上限制了苏-30MKK的视距外空战能力。
同样, 苏-30引以为傲的对地能力,在性能上也被削弱,实际的作战效能也没有充分发挥,远落后于西方同类产品。
苏-30MKK的雷达是由苏-27的机载雷达改进而来,即常说的倒卡雷达
武器弹药不通用
由于签订购买协议时俄罗斯并没有开放相关的火控代码授权,因此国内的苏-30MKK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使用原装的俄制弹药。即使后来出现性能更好的国产弹药,苏-30MKK也无法挂载,只能花高价从俄罗斯购买,浪费人力财力。弹药通用问题看似不大,可实际上既制约了苏-30MKK战斗力的发挥,又阻碍了其融入国内作战体系,也未后勤管理增添了巨大负担。
国内军工人员经过多年努力才破解苏-30MKK的系统,解决了弹药通用的难题。
进口装备受限制
苏-30最大的问题在于受制于人。
作为进口武器,苏-30MKK的问题不仅在于价格昂贵,其保障维护以及后期升级都必须依赖国外配件,也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而导致断供或提价。而作为进口使用方,当面临卖方毁约时却缺乏反制措施,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比如国内进口前两批的苏-30MKK时,单机价格为3500美元。可到2005年,中国想继续引进新一批苏-30MK时。看准国际形势的俄国人顺势将单价飙升到5000万美元,而性能却提升不大,这远远超出国内的心理预期。最终,中国继续进口苏-30的计划被迫中止。
俄罗斯对外展出的苏-30MK战斗机
歼-16战斗机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空军重新确立了“攻防兼备、空天一体”的发展目标,开始重视战机的多用途能力。国内研制人员在参考和借鉴苏-30MKK经验和教训后,自主研发了新一代双座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歼-16。
歼-16战斗机是国内在歼-11BS基础上发展研制的四代半战斗机。该机于2008年正式立项,2011年10月17日首飞。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阅兵式中,歼-16战斗机正式对外公开。根据相关报道,歼-16的整体性能远超苏-30MKK,具备更强的空战和对地打击能力,更适合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和任务需求。
国产歼-16战斗机
歼-16的改进
根据苏-30MKK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国产歼-16战斗机进行了极具针对性的改进。
改进机体性能
根据苏-30MKK跨音速过载限制的弱点,歼-16对原有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并进行针对性的补强和改进,同时还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用于减重,基本保证了歼-16在不增重的情况下解决跨音速陷阱的问题。
根据推测,改进后的歼-16战斗机配合新型发动机和全新的飞控系统可以将过载限制放宽到9G的水平,从机动性上全面超越苏-30MKK。
目前只有苏-35和歼-16解决了跨音速陷阱的问题
更换航电设备
歼-16战斗机最大的提升是换装了以有源相控阵雷达为代表的新一代航电系统。该系统采用一体化综合显控和新型数字电传飞控与数据链系统,具备高度的综合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极大简化了飞行员的操作,有效提升了战机的作战效能,整体性能达到了第5代战机的水平。
尤其是歼-16装备的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搜索跟踪距离远、扫描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强,分辨率高,能同时识别和攻击多个目标,可进行超视距空战或实施对地、对海打击。虽然无法从公开渠道了解该型雷达的具体性能和技术参数,但根据推测其对大型目标的搜索距离至少超过300公里(运输机等),对非隐身战斗机的搜索距离至少200公里,稳定跟踪距离不低于150公里。
歼-16战斗机在换装新型航电系统后,其综合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远非苏-30MKK可比。
为枭龙战机配套的KLJ-7A型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搜索距离超过150公里。
武器弹药通用化
相比于苏-30MKK只能使用俄制弹药,歼-16战斗机所挂载的弹药种类要丰富的多。
争夺制空权时,携带PL-10近距空空导弹、PL12/15中距空空导弹;对地支援时,挂载空地导弹、远程布撒器、精确制导炸弹甚至于火箭弹;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时,搭载电子侦察吊舱和YJ-91反辐射导弹。除此外,歼-16战斗机还可以利用挂载能力强的优点使用超远程空空导弹执行截击任务,打击数百公里外的预警机、加油机等目标。
从目前的情况看,歼-16战斗机几乎可以挂载所有的已知的全部国产弹药,执行各种空战或对地打击任务,具有强大的多任务能力。
携带超远程空空导弹的歼-16战斗机
强调自主能力
歼-16战斗机算是一款完全意义上的国产战斗机。
全面国产化后的歼-16战斗机,不仅提升了空军的战斗力,也消除了进口装备受制于人的隐患。目前,唯一限制歼-16战斗机数量的因素除了价格外,就是产能了。
国产FWS-10太行发动机
总得来说,歼-16战斗机是一款以歼-11为基础,参考了苏-30MKK并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后,深度改进而来的国产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其先进的航电系统具备强大的对空/海/地搜索探测能力,高速数据链则带来了全面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众多的外挂点可让战机携带多种武器执行制空、截击、支援、反舰、侦察和防空压制任务,具有强大的多用途能力。
可以说,歼-16战斗机已经全面超越苏-30MKK,是未来中国空军的骨干作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