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以史为鉴,目前新冠的国际形式可以借鉴哪个历史事件呢?

以前各国对发生的新疫情都会联防联控相互帮助,这次是因为美国及其铁杆盟友,妄想压制中国而出现的新问题,所以说:特朗普不靠谱!应该借鉴百年前的那场鼠疫。
1911年,同样是捕杀野生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09:54:49

应该借鉴百年前的那场鼠疫。

1911年,同样是捕杀野生动物,同样是封城,同样是大规模消毒,同样是戴口罩,同样是人口流动密集导致大规模爆发,最后同样是中国人自己力挽狂澜,消灭了疫情。但不一样的是那是一个风雨飘渺的动荡年代。

每当灾难降临在中国大地上总有不畏生死,力挽狂澜,甘于奉献的人出现。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正是因为他们,中国才能一次次跌倒中爬起,总是能够在寒冬中赢得春天,

伍连德,字星联,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华人家庭,1896年考入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后在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进修,学成后,成家立业,在家乡小有名气。在中国期间,历经清末,北洋,民国三个时期,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07年受清政府直隶总督袁世凯邀请,回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后又出国造访伦敦、柏林,并结交胡适、梁启超、严复等好友。到了1910年,一个可怕的现象出现,同时伍连德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到来。1910年,东北地区一个可怕的流行性疾病爆发,患病者,发烧,咳嗽,呕血,继而病发身亡,浑身紫红。由于中世纪鼠疫大规模报发和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鼠疫,这次病毒很快被锁定是鼠疫。

当时鼠疫大规模爆发,以东三省最为严重,哈尔滨、长春、呼兰、满洲里,一个又一个疫情告急,最后席卷半个中国,造成6万多人死亡。此时伍连德受人邀请,临危挂帅,出战鼠疫。

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东北是俄国和日本的势力范围,有中国最好的铁路运输系统,发达的铁路和较为完善的交通给了疫情大规模传播很好的途径。试想一下,这不就和今年的新冠有诸多是相似之处吗,武汉是中国的铁路枢纽,春运期间客流量增大,野生动物是传播媒介,也是像伍连德的钟南山院士一样两度挂帅出征,而中国遭受着外国势力的指责,正如百年前日俄插手中国东北疫情处理一样。让人真不禁感叹历史的轮回和惊人的相似,不过今日之中国远非昔日可比。

伍连德初到任上,先是解剖死者尸体,古来死者为大的思想给了伍连德极大的难,通过解剖发现这虽然是鼠疫,但此鼠疫非彼鼠疫。以前欧洲爆发的腺鼠疫是鼠传人,而这种鼠疫是新型的人传人,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且当时没有特效治疗办法,似乎新冠病毒也与之类似。

难道真的就扁鹊三连(治不了,等死吧,告辞),伍连德毫不退缩,他认为控制疫情必须实行严格的隔离检疫,对可疑病人进行隔离,通过多方调节,政府军队均参加防疫战斗,加强铁路检疫。

随后伍连德成立了自己的防疫机构,以山海关为大本营,开始了长期与鼠疫的战斗。面对成山的死尸,他冒天下之大不韪上奏火化。迂腐的思想终究没有打败人命关天的理念,从此瘟疫活化处理尸体成为了铁律。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战斗,疫情终于被平息,1914年万国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中国第一次举办了具有国际性质的学术研究会,12个国家来中国进行考察取经。伍连德为这次会议的主席。

此次鼠疫会战,第一次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医学能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疫决心,同时,中国人第一次认识到口罩的重要性,不再重蹈疫情发源地傅家甸的覆辙,重视个人防护。

从此,中国建立了专门处理疫情的事务所,建立了自己的防疫医院(方舱医院的上世纪版本)

作为一个接受西方医学理念教育的医学家,伍连德没有像公知一样“言必称希腊”,他推崇古代与现代医术结合,重视中国传统医学,编写《中国医学史》,为中医的推广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新冠疫情期间,中药类似于莲花清瘟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向他国输出抗疫药品的重要来源。种种现象表明,伍连德不愧为中国抗疫第一人。

关于这场防疫还有许多细节没有说,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去自行搜索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