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放弃了吉他,吉他入门和精进有什么诀窍和心得吗?

学习吉他时,尤其是自学的爱好者们,都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只关注与吉他本身。
换句话说,你学的是吉他,而不是音乐。那么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乐理方面的学习。
举个例子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3 21:49:05

学习吉他时,尤其是自学的爱好者们,都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只关注与吉他本身。

换句话说,你学的是吉他,而不是音乐。那么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乐理方面的学习。

举个例子。

我们一开始学习C调的和弦,其实很多人是不懂什么叫C调,也不懂这个和弦是怎么来的。那么在这些朋友眼中,C和弦就永远只有这一种按法,而且构成音永远是135。就是书上告诉你C和弦这么按就这么按了,然后Dm这么按就这么按了。等等等等,我们学会了C调常用的6个和弦。然后我们练扫弦,练分解。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你扫弦扫的再好,细节处理的再到位,你的和弦就永远是C,Am F G,那你所呈现的音乐还能有什么新鲜的呢。

弹十首歌,十首歌的伴奏全都一摸一样,就是嘴上唱的不一样,无聊了吧,无聊久了是不是也就放弃了。

所以其实学任何乐器都是一样。我们一定要技巧和乐理齐头并进,至少从大方向上看是这样的才可以。

这就好比科技,科技科技,其实是两个东西,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技术。在古代人们知道卤水点豆腐这个技术,但其背后的原理却不知道,这时候是技术大于科学时候,后来,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蛋白质变性的过程。知道了这个科学,我们才可以举一反三,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以及创新。这就是科学和技术螺旋交替上升的相互关系。

落到我们吉他上来说也是,当你的乐理知识丰富到知道什么是1645了,而且知道怎么去改编他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有好多和弦都不会按,你自己编的曲子,你自己根本弹不了。这时候你就知道你要去针对什么问题去练什么技术了。当你技术又达到一定高度时,你有时候猛然发现,我去,这么弹也挺好听啊,那为啥好听呢?不知道。正因为你不知道,那你也不会在其他音乐中去使用它,那这个所谓的“好听”就永远停留在你的记忆中了。如果这时候你通过乐理的分析,理解,总结出这是个什么和弦,它前后的走向是怎样的,是否埋有旋律线等,你就知道他为啥好听了,那么你会在接下来很多音乐中,使用到这个技巧,这就是你弹琴与众不同的地方,才叫所谓的好。

所以,其实提高乐理知识,以及音乐鉴赏水平是想增进吉他水平的非常好的方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