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败笔就是金庸把任我行这个反派写的太光彩夺目,无法收场,只能让他一死了之。
金庸先生塑造了许多光彩夺目的反派,光《笑傲江湖》中,就有两位很出彩,一个是东方不败,一个是任
看《笑傲江湖》,关于华山派的描写始终觉得别扭,感觉金庸先生对于华山派衰落的解释太牵强。
华山绝对是金庸小说里一个特殊的存在,在他早期作品《碧血剑》里,华山派是江湖上超然的存在,老大穆人清几乎就是江湖第一高手,连他的徒弟袁承志、归辛树都是江湖横着走的存在。那时候的年限是在明末李自成起义时期。
后来射雕三部曲里都提到了华山,不过射雕、神雕都是华山论剑,没写什么华山派,到了《倚天屠龙记》里,华山派就作为六大名门正派出现了,除了少林武当,华山派与峨眉、昆仑、崆峒齐名。那时候的年代是在元末明初。
后来《笑傲江湖》里,根据冲虚道长判断,应该是在明朝时期,也就是说,在倚天和碧血剑之间。这时候的华山派地位很尴尬,比倚天和碧血剑里都颇有不如。本来华山派是六大门派之一,到了笑傲里面,比峨眉、昆仑等已经矮了一分,划到什么五岳剑派之中,而且比起五岳之首嵩山派也是颇有不如。
华山派是如何衰落的呢,按照书中解释是岳肃、蔡子峰两位前辈因为偷看了《葵花宝典》,武学理念发生了分歧,两人互相争辩,门下弟子也分成两派,就是争论到底以气为主还是以剑为主。两人被魔教杀死之后,门下弟子分为剑宗、气宗,互相争斗,结果因为剑宗高手风清扬未到场,气宗获胜,算是华山派正宗,但是因为两派争斗,损伤惨重,华山派就此衰落。
其实看里面描写,岳不群对于武功剑术的阐述,练气为主,以气御剑,而且他还举例子说明,练功十年,剑宗强于气宗,练功二十年,气剑旗鼓相当,练功三十年,气宗远远甩开剑宗一大截。他这个解释无论是按照金庸一向内力为尊的套路,还是看后期个人表现来说,都是说得通的。比如后来剑宗封不平他们去找岳不群麻烦,如果他们自觉可以打过岳不群,又何必纠结一堆其他四个剑派的人一起去撑腰?
其实岳不群说的关于武学的道理是很传统很正宗的,绝对挑不出毛病来,而如果真的是只注重练剑不注重内力的话,对付一般高手可行,碰上大高手那可就不行了。比如令狐冲独孤九剑如此高明,跟人比武的时候还要强调不准用内力。这么简单的道理,华山派气剑之争的高手难道就想不通吗,还打死打活的,里面剑宗风清扬武功奇高,那是因为修习独孤九剑的原因,而且他的内力也很强悍。总之,华山派的内斗倒像是金庸先生有意为之,为了《笑傲江湖》整体情节的推动,硬生生要把华山派搞分裂然后再衰败。
金庸先生先写的《碧血剑》,里面华山派的混元功是极其厉害内功掌法,显然是练气的法门,穆人清更是天下第一。但是后期写《笑傲江湖》完全一个不同的套路,把气宗掌门岳不群塑造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伪君子形象,最后一败涂地,而里面令狐冲剑法却是十分出彩的存在,明显扬剑抑气。而且《碧血剑》的历史时期是要晚于《笑傲江湖》的,这样一路写下来,就真的不考虑考虑华山派的发展之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