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概念,谁睡醒一觉瞎喊出来的。
中国的哪个城市都是奶胖,都没有定型。连首都北京不是才觉悟吗,去功能化,光留下政治中心,科技中心,或还有金融中心,文化中心。
长
长三角比珠三角更有潜力,这个观点太过于主观,缺乏客观数据支撑,另外松散型比密集型城市更有前途?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衡量一个城市群的发展潜力,并不是看面积或者产业密度,衡量一个区域的发展潜力,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来衡量:
第一、城市群人口平均年龄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首先看这座城市大街上有多少年轻人,咖啡厅有多少年轻人在谈论创业项目,一个城市群的人口平均年龄,就是反应这个城市群的活力,我们对比上海和深圳,上海的人口平均年龄是35.7岁,而深圳是29岁。我们再看下杭州与广州,2018年,杭州人口平均年龄是35.2岁,广州是33.6岁,可以发现,长三角的上海和杭州,相比珠三角的广州和深圳,平均年龄要高一些。这也说明,珠三角的创业活力会略强于长三角。
第二、城市群人口吸引力
一个城市群的发展潜力,很关键的数据,就是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过去是衡量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但姜老师理解,这台狭义了,对人的吸引力就够了,因为现在是“抢人大战”,哪座城市对人的吸引力越强,谁就有未来发展的话语权,人是发展的核心。
从人口吸引力前十名城市来看,深圳、广州、佛山属于珠三角,而长三角只有杭州和宁波两个城市,从人口增量上来看,深圳2018年增加了49.67万人,广州增加了40.6万人,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所以,从人口增量上来看,珠三角明显好于长三角。
第三、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
这是衡量一个城市的经济内生动力,以上海为例,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是64%,而深圳占到了79.5%,广州是73%,杭州是77%,佛山是75.4%,东莞是78.9%,宁波是76.7%,。
总体来说,珠三角的经济内容动力更强一些!
综上所述:
通过平均年龄,人口吸引力、以及经济的内生动力,三个指标来看,珠三角的发展潜力更大一些,而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潜力与该区域的面积没有必然联系的,严格来说,一个城市群越密集,经济的内生动力会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