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选,俄罗斯海军航空兵肯定更喜欢用着顺手的苏-33,臭名昭著的米格-29再怎么改进也不可能取代苏-33的位置,这其实就是苏-33舰载机还能否复产的问题!它已经停产至少20年了,海军
SU-33战斗机无论是续航能力,作战半径,还是雷达探测能力,改装潜力等方面,SU-33海侧卫都要碾压MIG-29K海支点,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要放弃海侧卫呢?海侧位绝种了,不可能买J-15,也不可能放弃舰载战斗机,所以不用MIG-29K还能用啥?
SU-33总产量仅有24架,能飞的只有10架!
SU-33战斗机的前身是SU-27K,苏霍伊设计局以SU-27侧位战斗机为基础,在主翼前端加装一对小鸭翼以提高短距起飞能力与抑制抬头倾向,并在机身尾部增加了一根用于在航母上降落的拦阻钩。1989SU-27K战斗机成功进行了触舰复飞以及拦阻着陆的相关实验,舰载机正式定型。
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已经交付两架的SU-27K舰载战斗机被乌克兰扣在了尼特卡训练基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如果不是俄罗斯籍的水兵眼疾手快的话,库兹涅佐夫号都到不了俄罗斯手里。
然而独立之初的俄罗斯经济可以说是一坨!四艘基辅级载机巡洋舰先后退役,俄罗斯根本掏不出钱来将滞留在乌克兰的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建造完毕,也就是说俄罗斯在2000年之前根本不可能拥有第二艘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的数量直接决定舰载机的购买量!只有一艘航母,苏霍伊表示这个项目血亏,航母舰载机项目爱谁干谁敢,反正我们是不干了!1996年SU-33战斗机停产总产量只有少得可怜的24架!
但是24架里面,能够撑到21世纪10年代的战斗机有几架?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穷吧?穷则思变偷贵重金属卖废铁很正常吧?飞机上的贵重金属不少吧?这些贵金属被偷了也很好理解吧?
本世纪初俄罗斯经济有所恢复所以稍微修了修库兹涅佐夫,问题是修复完成之后的库兹涅佐夫遇到了很尴尬的问题,飞行员因为缺乏训练,所以飞机发生事故很正常吧?拦阻索没得换,只能凑活着用,摔飞机什么的稀松平常吧?因为没有零部件供应,所以将一部分战斗机用作零件机也很正常吧?东拆西拆之下能飞上天的就十架了……俄罗斯海军一度陷入断顿的绝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借问凯子何处有,牧童遥指新德里
20世纪末,俄罗斯开始与印度就出售戈尔什科夫号载机巡洋舰的相关事宜展开了磋商,并于2004年与印度签订了航母0元购的合同,
合同总金额为15亿美元,9.7亿用于将戈尔什科夫号载机巡洋舰改造成STOBAR航空母舰,5.3亿美元用于购买舰载机。很明显戈尔什科夫号载机巡洋舰的飞行甲板再怎么改也放不下SU-33舰载战斗机,而且苏霍伊设计局实在是没有重启SU-33生产线的相关想法,毕竟对于苏霍伊而言,SU-27和SU-30卖的都不错为啥要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对于米格设计局而言,虽然米格29总产量可能接近1600架,但是最大的客户俄罗斯独立以来因为苏联遗产实在是太多了实在是没什么想法买新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因为无力维持庞大的军队所以二手货低价倾销,很明显全新的MIG-29的价格要高于崽卖爷田心不疼的二手货的售价,更何况米格-29战斗机的主要使用国,撑过2000年的都没几个……因为战斗机实在是卖不出去,米高扬设计局都要破产了!
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啊!至少24架舰载战斗机啊!对于已经饿得眼睛发绿的米高扬而言,印度海军的舰载机订单是米高扬存活的希望,而且这个东西没人争啊!就俄罗斯有滑跃起飞拦阻着陆的舰载机,苏霍伊还不参与,稳稳地拿单子,所以赶紧上!
米高扬设计局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苏联时期的MIG-29K方案从故纸堆里挖了出来。
实际上MIG-29K和SU-27K是同步的两个方案,SU-27K挑大梁MIG-29K多用途,两者同样在1989年定型,但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选择了SU-27K,MIG-29K被抛弃了。
从故纸堆里挖出来的MIG-29K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之后成为了维克拉玛蒂亚的舰载机。
然而因为维克拉玛蒂亚号改装进度拖沓,舰载机的交付就成了完全不着急的事,米高扬设计局因为复产MIG-29K花了不少钱,交付日期被甲方一拖再拖,实在扛不住了的米高扬设计局在2009年破产倒闭被苏霍伊兼并。
小结
俄罗斯海军能怎么办?俄罗斯海军也很绝望啊,俄罗斯海军自己也喜欢大长腿,续航远的SU-33舰载战斗机,但是苏霍伊停产了SU-33,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海军而言MIG-29K战斗机是俄罗斯唯一能够选择的舰载战斗机!总不能真的去和南边的邻居买J-15吧?所以MIG-29K这口屎再难吃也得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