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现上海两字的,是一条叫做上海浦的河流,距今一千年左右形成。上海浦的位置推测在现在的外滩至十六铺一带。
上海浦是松江的支流,那时候没有黄浦江。最大的河流是松江,据记
最早出现上海两字的,是一条叫做上海浦的河流,距今一千年左右形成。上海浦的位置推测在现在的外滩至十六铺一带。
上海浦是松江的支流,那时候没有黄浦江。最大的河流是松江,据记载历史上的松江宽十里。北岸黄歇渡(今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南岸青龙港(今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相距6公里,印证了松江宽达十里的说法。从青龙港往下游三十多公里的上海浦,人烟稀少可能只是一个小渔村。
到了宋代,上海浦人口聚集成镇。到了南宋末年设立上海镇,隶属于华亭县,华亭县是松江府的前身。上海成为镇级单位距今800年。
到了元代,松江淤塞。市泊司从青龙镇迁往上海镇,上海镇取代青龙镇成为重要港口。元末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隶属于松江府。上海成为县级单位距今730年。
最初的上海县,范围涵盖今天的上海市区、闵行区全域、青浦区大部以及浦东已经成陆的地区。那时候的浦东一大半是大海,海岸线位于周浦、下沙、新场一带。
到了明代,松江淤塞不可逆转,于是放弃疏浚松江,改道开挖黄浦江。上海浦成为黄浦江的一段,上海浦名字消失。宽阔的松江变成南北两条窄河,北面的虬江,南面的吴淞江,下游成为黄浦江的一段。
到了清代,上海县隶属于松江府,而松江府又隶属于上海道。上海道全称分巡苏松太常等地兵备道兼理江海关,因道台府驻上海巡道街,简称上海道。管辖范围涵盖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
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特别市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上海脱离江苏省,成为省级单位。范围小于如今的上海市,相当于现在上海市区范围。
1956年郊区十县划归上海,形成现在的上海市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