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老会,源于四川,起源很早,活跃于清代和民国的长江流域,在四川称为“袍哥”,长江中下流称“红帮”,与洪门、青帮齐名。
对于起源地四川,袍哥的影响力巨大,在辛亥革命前有众多袍哥加
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整理下分享。
什么是哥佬会
哥佬会又叫袍哥会,成员称为袍哥,为什么呢?一个解释是,取自《诗经·无衣》:\"与子同袍\"的意思,表示是同一袍色的哥弟;另一个解释是,袍与胞谐音,表示有如同胞之哥弟。
哥佬会是一个民间的秘密帮派组织,与青帮、洪门并称民间三大组织,在民国时期最为兴盛。
哥佬会内部的等级
组织内部划分五个等级。分别叫做头排、三排、五排、六排、十排。
头排就是大哥,是首领,也叫舵头、舵把子。
同时还有一些社会名人或者有钱的商人,挂靠袍哥组织,被称为闲位大哥,他们负责出钱赞助哥佬会,并利用袍哥身份便于社会交际活动。
三排称为三哥,是副首领。掌管经济及商业的运营,是操盘手。
五排又称五哥、管事,负责执行交际,执行法规。在袍哥中最有社会力量。
六排也可称五哥,就是一般成员。
十排统称老么,凤尾老幺是年轻人,执法老幺是制裁叛徒的,跑腿老幺是做杂物的。
排行中无二、四、七、八、九。二是留给关公关二爷的,四是因为,杨四郎曾经做过叛徒,七也是叛徒,传说是瓦岗寨的罗成,八九则是忌讳杨家将八姐九妹。
民国时期四川哥佬会大哥级人物有很多
很多大军阀都有袍哥的背景,我听说的有后来在台湾的杨森,以及留在大陆的范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