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者与“女权婊”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女权婊”?

首先女权婊 = 只谈权利不尽义务 = 精致利己主义者 = 我什么都不想做但我想得到一切 = 该我做什么的时候我是弱女子,你们男人应该让着我;该我得到什么的时候,我要求男女平等,我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7 07:53:34

这是个好问题。在哲学语境之中,主义者(也就是题目说的女权主义者),与实用者(也就是题目说的女权婊)之间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在于,主义者是通过任何形式进行价值观追求,而实用者是在于通过以追求价值观的手段得到利益。

所以区别就在于,主义者最终想实现的是价值观的追求,而实用者则是最终追求利益。

所以即使区别是这样,但是我们平常很难去界定到底谁是真的女权主义者,因为二者的活动形式下都是在追求价值观的实现,究竟是否得到了利益,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得到他获得的实际利益,比如虚伪做慈善,或是吸引公众眼球。这就像我们现在无法界定特朗普究竟是一个真的为了美国传统群体的利益以及美国权力地位复兴的政治家,还是只是一个为了自己伙伴群体得到实际利益而玩弄权术的政客,目前我们分不清楚,只有实际他们周围的人能够体会得到。

高喊主义的人未必是“主义者”,揭取利益的未必是“婊系”

往往高喊什什么主义的,未必是真正的主义者,就像我们无法定义希特勒究竟是不是种族主义者,还是一个心理变态的政治权力瘾者,我们无从知晓。

在左翼政治家崛起的时代,女性主义往往是一些政客,政客附庸,或者政治竞选的巨大卖点。

比如希拉里着力打造的形象是独立,包容,从容,智慧与精英女性的形象,在克林顿性丑闻发生之后,希拉里的婚姻危机选择赢得了诸多美国家庭女性的共鸣,使得民众对其有一种女教授,女智者的直接视觉形象。

08年与麦凯恩搭档对阵奥巴马的萨拉佩林则是典型的共和党式的女性主义,那就是协助,真实,真诚与虔诚,同时在价值观或是政治事务上的强势,这给予民众的则是一种女强人,女领导的视觉形象。

此后奥巴马的第一夫人米歇尔则是走的主流家庭主妇路线,比如在白宫种菜,频繁的平民话语使用,与丈夫和谐恩爱但是在家庭之中独立自主,给予民众的是一个邻家阿姨,邻家大妈大的视觉形象。

05年开始在德国政坛强势横扫众人的默克尔,则被一些舆论冠之以铁娘子形象,但实则默克尔则在媒体软性报道之中,多以中性女性的形象示人,旨在缓解其政治过程中的过硬形象,出入德国国家队更衣室,则是一种明显的亲民公关。

这些我们熟悉的女权主义者,无法看出她们是否究竟是神还是婊,因为毕竟对于她们来讲,皆有政治上的诉求和舆论上的导向,希拉里想当总统,米歇尔要为奥巴马加分,默克尔要寻求支持,只是从这些女权主义的具体行为表现上来看,希拉里与萨拉佩林等在大选之中打出女权主义牌的人,显得更加虚伪一些。

不过最后,不得不承认女权主义是一张很好的票,今年的中期选举之后,整个美国国会算起来,将有超过百位女性入主国会山,这毫无疑问,是刷新美国政治历史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