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把血液泵向全身,一旦心脏出现疾病,全身器官都会受影响,那么心梗来临之前会出现“热、疼、多”这样明确的表现吗?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聊一聊!
什么人更容易
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把血液泵向全身,一旦心脏出现疾病,全身器官都会受影响,那么心梗来临之前会出现“热、疼、多”这样明确的表现吗?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聊一聊!
什么人更容易发生心梗?
冠心病史,本身有冠心病,或者发作过心绞痛的患者,再次发生心梗的概率会大的多!
家族史,家族史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一级家属60岁以前发生心梗的,更容易发生心梗!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一直都是所有血管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明确可以致使血管受损,当然也可以损伤冠脉,导致心梗;
高脂血症,我们都知道LDL是坏脂蛋白,容易沉积在外周组织、血管,导致血管阻塞,发生在冠脉,就会导致心梗;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也可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脂质沉积,进而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吸烟,香烟里除了有尼古丁,还有40多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炎症反应,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冠心病,特别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吸烟无异于火上浇油!
当然年龄也是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正常人身体也在逐渐老化,器官功能也在逐渐衰竭,研究指出,40岁以上人群,每长10岁心血管危险会就会增加1倍!如果老年人再加上上诉的高危因素,那么他发生心梗的危险就更高!
心梗的症状是什么?
一、热?我觉得是“冷”心肌梗死的患者会出汗,但这不是因为“热”引起的!心梗患者会出现濒死感,全身冒冷汗;当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时,患者会出现血压低、心动过速,皮肤冰凉、湿冷、苍白和晦暗。
二、2痛?有很多地方会痛!
心肌梗死一般会出现持续性左前胸压榨性疼痛,口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持续时间一般超过30分钟。通常会放射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上腹部、双肩、手臂(上臂和前臂)、手腕、手指、颈部和咽喉、下颌和牙齿,以及左侧背部,同时还会伴随着呼吸急促,嗳气、恶心和呕吐,出汗、湿冷和乏力。
所以胸口痛是正解,而牙痛、背痛、喉咙痛和手指痛等都只是放射痛、牵涉痛!是大家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疼痛,而不是心肌梗死的特征性疼痛!不用过份担心!
三、3多?并发症多!
1.心力衰竭:发生率为5%左右,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最容易发生,当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累及二尖瓣乳头肌,也可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而诱发急性左心衰竭,院内死亡率大于50%!
2.心脏破裂:这是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常发生于梗死后的两周之内,好发部位是左心室下1/3处、室间隔和左心室乳头肌。
3.室壁瘤,通常累极心尖和前壁,是急性心梗的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约20%左右,其中假性室壁瘤更容易破裂,需要尽早诊断!
4.附壁血栓形成:多见于左心室,心梗之后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容易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容易导致栓塞!掉到哪里塞哪里!
5.心源性休克:当心梗面积>40%时,心肌收缩力被度减弱,心排出量显著下降,即可发生心源性休克而死亡,死亡率>50%!
6.心律失常:心脏有节律的跳动来自自身的传导系统,当梗死部位累及传导系统,引起自主节律紊乱,严重者可导致心搏骤停、梗死!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心梗都有这么多表现呢?
并不是的,还有一部份表现为无症状心肌梗死!大家更要重视!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美国第2次国家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中430,000多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有1/3的患者就诊时无胸痛。这些患者可能表现为单纯呼吸困难、恶心和/或呕吐、心悸、晕厥或心搏骤停。
心梗不单单会发生在老年人,目前年轻人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更有一些人,一开始可能就单单表现为胸前不适,或者呼吸困难,往往是在晕倒之后送到医院检查,才发现的心肌梗死,这就是无症状性心肌梗死!
对于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女性,他们出现心肌梗死时,症状表现不明显,出现上述情况之后应及时就医!
心脏协会提出了7个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指标,包括: 不吸烟、保持身体活动、血压正常、血糖水平正常、总胆固醇水平正常、体重正常、饮食健康。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点个赞或者关注都是极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