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民科不玩化学?把水变油给忘记了,王洪成才是中国最牛的民科。
图示:王洪成现场表演水变油
水变油就是民科王洪成玩化学的产物,王洪成最初只是哈尔滨的一名司机,他在1984年3月,
也有“民科”研究化学,但是“成才率”太低了,因为化学是实验学科,不能只拿嘴说。化学方面的“民科”我只想到“水变油”王洪成和锑帝赵明毅。
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民科的定义,以免误伤。
民科有好几类。
第一类是指民间科学家,是指自发地进行科学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的科学工作者,这个成果当然是正确的成果,不是一拍脑门编出来的东西,代表人物就是自学成才的古生物学家郑晓廷。
第二类是指民间科学爱好者,目前网上常见的就属于这一类。田松教授对这类人的定义是: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
第一类是真正的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科学工作者,这类是极少的。
第二类的成分相当繁杂,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自以为是第一类,但没有与第一类相匹配的研究成果。有些人想成为第一类,但是实力不允许,所以希望这些人尽快认清现实。还有就是已经走火入魔的那种,坚持认为自己就是第一类,极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第二类,谁说他是第二类,他就和谁急眼,轻则人身攻击,重则人肉,研究第二类民科的学者几乎都被人肉了。
为了避免误伤第一类,我把“民科”加上引号。
玩化学的“民科”较少,因为研究化学需要一些专业仪器,需要购买化学元素,需要做实验,这都很费钱,一般的人承担不起,而且很危险,搞不好把自己给搭进去,为“科学”献身了。
而数学、物理、地学等领域就人才辈出了,只需一支笔、一张纸、几个公式、几段文字就行了,既不费钱,也不费力,比如三步推翻相对论、五步证明哥猜、十天造出永动机、拳打牛顿、掌掴高斯,脚踩爱因斯坦、天天对数学和物理的大厦进行爆破(XX是错的!XX大厦崩塌了!),因此研究这些领域更容易打出名气。
王洪成的事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他受到了应有的制裁,所以我来说说著名的“锑帝”赵明毅。
为啥将赵明毅称为“锑帝”,因为锑的元素符号为Sb,于是网民就给他取了“锑帝”、“锑王”、“大锑”等尊称,他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市售浓硝酸的一般ph值应该是在13-14之间。
2、培养出酸性熟石灰。
3、用Fe催化NH3的分解。
4、重新定义氧化还原反应——不含氧的就是还原产物,含氧的是氧化产物。
5、铜其实能跟盐酸反应。
6、首创钠离子和CO2反应。
7、草酸可以从青草里制取。
8、金属与酸反应都可以出现氢气。
9、10个盐酸分子通过一种神秘魔键相连,形成超盐酸。
10、水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和氧气。
11、有的电子会有一种奇特的结构,它们的电子核会断裂成粉末,然后一粒粉末吸引一粒电子。
12、发功就可以改变元素种类。
13、首创了字母守恒定律,比如Cu+As=Cs+Au。
14、元素的种类是无穷无尽的。
15、未来将包揽所有的“挪杯儿”奖。
以上摘抄自锑星百科,是网友恶搞出来的,网上还有关于赵明毅的词条和社区,都是充满恶搞和调侃意味的,比如超理学,源自赵明毅曾经使用的ID“超级理科生”,还有人开创了超理吧,关注人数都接近1.4万了,网友天天在里面玩梗,不亦乐乎。
恐怕在化学“民科”领域,没人能超越赵明毅了,后续的化学“民科”要想获得成就,也只能站在“锑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