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的历史原型守襄阳六年,城内断粮而无奈投降,却为何遗臭万年?

吕文焕之所以遗臭万年,并不是因为他守襄阳,而是在投降之后,变成了可耻的“带路党”。
题目所说的郭靖原型,正是南宋晚期名将吕文德的堂兄弟,吕文焕。
吕文焕,于1267年12月被南宋朝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04 19:55:58

吕文焕之所以遗臭万年,并不是因为他守襄阳,而是在投降之后,变成了可耻的“带路党”。

题目所说的郭靖原型,正是南宋晚期名将吕文德的堂兄弟,吕文焕。

吕文焕,于1267年12月被南宋朝廷提拔为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此后,他率领宋军抵抗蒙军六年之久,创造了中世纪守城战的奇迹。

可以说,这当中既有南宋举全国之力救援的原因,也有吕文焕守城有方的功劳。最终,吕文焕开城投降也确实是因为外援断绝,无法再守的情非得已。

然而,之所以说吕文焕遗臭万年,却不是因为他守城六年,而是投降之后的表现。

吕文焕在守卫襄阳期间,曾经多次拒绝蒙元方面的诱降,表现出了坚定的民族气节。然而,他在投降之后却迅速转换角色,变成了一个积极的“带路党”,其卖力表现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1、劝降沙洋堡失败。

1274年11月21日,吕文焕到汉水下游东岸的沙洋堡劝降,守城宋军的回应是万箭齐发。坚守一天之后,城破,宋将王虎臣、王大用及守军全部被屠杀。

2、劝降新城几乎丧命。

11月24日,吕文焕又到位于沙洋以南5里地的新城劝降,守将边居谊假装要与吕文焕对话,后者听到之后心中大喜,赶紧驱马来到城下。结果,等待他的是埋伏好的弓弩手,猝不及防的吕文焕身中三箭坠入马下,所骑的战马也中箭仆倒在地。

可惜的是,就在叛徒吕文焕几乎就要被宋军钩镰枪手拖入城内的那一刹那,被附近的元军拼死救了回去。

28日晚,新城被攻破,守军三千人,除总制黄顺和统副任宁出城投降元军以外,全部壮烈殉国。

3、招降江防重镇鄂州(武汉)

十多年前,忽必烈本人在这里铩羽而归。

12月17日,元军两路同时进攻鄂州和汉阳,汉阳守军率先投降。不久,吕文焕带兵来到鄂州城下列阵,对守军喊话,“你们国家所以抵抗大军的就是长江、淮河而已,我军渡江过淮犹如平地,你们难道还不投降吗?”

于是,鄂州投降了。

鄂州失陷,意味着上流失守,国家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4、招降沿江各城。

12月27日,元军统帅伯颜以吕文焕为向导,马不停蹄地继续一路向东。曾经在襄阳抵抗蒙元长达六年的吕文焕此刻异常卖力,像是要帮元军把此前耽误的时间都弥补回来一样,他充分利用长江中游为中心长年积累下来的基础与人脉,积极地对沿江诸将进行离间和瓦解。

短短的十多天内,黄州(今湖北黄岗)、蕲州(今湖北蕲春)、江州(今江西九江)、安庆、池州(今安徽贵池)等沿江州郡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伯颜的进军几乎成了一场兵不血刃的武装游行。

吕文焕的可耻行径,不仅在宋朝方面遗臭万年,就连元军内部也鄙夷他的人品。后来,文天祥出使元军期间,曾经指着吕文焕鼻子酣畅淋漓地大骂,“汝叔侄皆降北,不族灭汝,是本朝之失刑也”,“今合族为逆,万世之贼臣也!”

就连元军高官也忍不住拍手称赞,“丞相骂的吕家好。”

不过,自古以来都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文天祥最后慷慨就义,子女沦为奴隶。

叛将吕文焕倒是荣华富贵,混到1286年才以江淮行省右丞身份退休,此后又在金陵家中悠游度日,直到1298年才一命呜呼。

谢谢阅读,欢迎点赞并分享您的观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