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排名的话,当然是杨振宁更高。。。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各自的研究吧:霍金研究的是宇宙学,更具体点,主要是跟黑洞相关, “霍金辐射”是霍金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我们常说
现在做排名的话,当然是杨振宁更高。。。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各自的研究吧:霍金研究的是宇宙学,更具体点,主要是跟黑洞相关, “霍金辐射”是霍金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我们常说的黑洞,其实就是某天体产生的引力大到光都没有办法逃脱。既然光都跑不出来,所以我们看不到这个天体,也没有办法探测到它。因为黑洞从定义上,就不会给你任何能够被探测到的信息,可是我们能通过间接的探知黑洞的存在。最有名的就是去年“引力波”的发现,那其实就是来自于两个黑洞的合并。根据相对论,我们认为黑洞一旦形成,是一个只进不出,不断从外界吸收物质并越来越大的天体。可是霍金加入了量子力学的内容。霍金认为,根据量子涨落,黑洞不只是吸收物质,也是会对外辐射的。而且黑洞因为对外辐射的缘故,最终会坍塌或爆炸而消亡。。。
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在开始试验的时候,很多担心这样强的能量碰撞会大到足以制造一个黑洞,黑洞会把整个地球都吸进去。当时霍金就预言,即使真的能产生黑洞也是尺寸极小的,根据霍金辐射,这么小的黑洞很快就蒸发掉了,不会对地球产生任何影响。
霍金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主要是因为霍金做的这些研究都超出人类的实验能力太多了,现阶段几乎没有办法通过实验验证。。。
而杨振宁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基本粒子和物理学的标准理论上。他凭借宇称不守恒成为第一位华人诺奖得主,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不同领域有13项世界级贡献。除了他自己的诺奖,另外有7个诺奖是因为找到杨振宁的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粒子而获奖的,例如另外一个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和上帝粒子的提出者希格斯也是受益于杨振宁的理论才得奖的。杨振宁和他的徒子徒孙几乎垄断了六十年来的诺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也有多达6个菲尔兹奖是研究杨振宁的方程而来。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杨振宁一生最伟大的研究----杨-米尔斯方程。这是我们定义我们存在的物质世界的标准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环。整个物质世界都受到四种基本力量的支配:电磁力,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这四种力就像一个拼图一样,原本应该是一个整体,只是被分割成了四块。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统一的数学公式能够把他们统一描述出来,那么我们就找到了解开宇宙终极奥秘的钥匙了。爱因斯坦晚年一直致力于这个大统一理论的研究,却没有任何进展。(关于这个理论,也有人称之为万物理论,讽刺的是一部以万物理论作为标题的电影说的却不是杨振宁而是霍金的故事。)总之,万物理论如同这个宇宙中通向神殿的一个隧道,爱因斯坦直到去世都没有走出这个隧道,而如果一旦走出去,我们将会在隧道另一头看到上帝本人。杨米尔斯方程统一了四种力中的三种,所以可以说,杨振宁已经在隧道中走到了四分之三的位置。。。
所以,从现在公认的科学研究成果来看,杨振宁领先霍金几个身位。至于未来随着宇宙学的发展,霍金的研究会不会进一步得到证实,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作者:包坤包大人,打酱油的科普节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