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曹操活得累,因为他只能在忠君的旗帜下,携天子以令诸侯,师出有名地南征北战,循规蹈矩地开疆拓土;终于与两个小媳妇式的平凡的跳梁人物——刘备与孙权三分天下,而被后人
雄才大略的曹操活得累,因为他只能在忠君的旗帜下,携天子以令诸侯,师出有名地南征北战,循规蹈矩地开疆拓土;终于与两个小媳妇式的平凡的跳梁人物——刘备与孙权三分天下,而被后人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着实令人哀叹、扼腕、惋惜!
我觉得,作为集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体的历史伟人,是不能用普通人的道德标准来对其行为进行评判的;如果寻章摘句、断章取义,刘备的虚伪矫情与逆子腻臣之情比之有过而无不及,孙权的独裁阴险与不仁不义远超阿瞒,为什么他俩没有人口诛笔伐而偏偏抓住曹操生活的细枝末节不放呢?
我认为:身为叱咤风云、南征北战的一代枭雄,曹操之所以身败名裂、没有问鼎九五至尊,主要是没有下定舍我其谁、取而代之的坚强决心,依然在儒家传统学说中循规蹈矩地玩政治游戏,这是曹丞相作为政治家最大的人生败笔。
刘邦见始皇帝风光无限的出行“彼可取而代之”脱口而出,王莽谨小慎微、谦恭有礼在没到未到篡位,面向帝王宝座的时候,他是当仁不让的高手,燕王朱棣灭了侄儿实现帝王梦想时,就没择过手段。
曹操没有精心编译天降大任于我的故事,没有制造冥冥中得天独厚的情节,没有喊出煽动人心、一呼百应的口号;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的聪明之举,也因此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缚住了自己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