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行榜,香港力压新加坡、东京,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
如果说,一百年前,香港金融行业依靠贸易和汇兑,那么近几十
根据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行榜,香港力压新加坡、东京,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
如果说,一百年前,香港金融行业依靠贸易和汇兑,那么近几十年,香港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内地密不可分。
无论在上市数量,还是市值上,内地企业都在港股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香港与内地金融业,有着天然的联系。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改革开放后,大量西方资本涌进香港,希望借此打开内地市场。与此同时,内地经济迅速发展,也需要借助香港融资。
内地对外开放,使香港成为联系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香港是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内地是香港的腹地。内地为香港金融市场、金融供给和金融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内地对香港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募集资金的规模来看,香港回归之前,内地企业募集资金在一两百亿港元水平。回归之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募集资金规模猛增,在 2014 年更是达到 5588.6 亿港元的高峰。
自从 2007 年国家开发银行首发这种以人民币定价、人民币结算的债券以来,点心债曾一度获超额认购,被一抢而空。
中国银行 ( 3.560, 0.02, 0.56% ) (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指出,回归祖国以来,香港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并没有受到经济低速增长的影响,反而抓住了内地企业大举来港上市融资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了由区域性金融中心向全球领先国际金融中心的跨越。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香港也可以成为 \" 超级联系人 \"。
2017 年 7 月 1 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2019 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出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18 年 4 月 30 日,港交所 \" 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 \" 上市制度改革生效,允许 \" 同股不同权 \" 公司赴港上市。这是港交所推出了 25 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首次向同股不同权及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敞开了大门。
此后,大批新经济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涌向香港,包括小米、美团、映客、海底捞、中国铁塔等。港交所甚至一度出现 8 家公司同时敲锣。
在最近英国发布的 \"2019 全球最有价值的十大交易所品牌 \" 中,港交所力压纽交所,升至榜单第二,仅次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