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今天公布的调查事实和处理结果,感觉与苟晶本人的举报及多次申诉的情节有较大出入,令人有点狗血喷头的感觉。
苟晶举报两次高考被冒名顶替,一度引爆网络,至今热度不减。但是,
看过今天公布的调查事实和处理结果,感觉与苟晶本人的举报及多次申诉的情节有较大出入,令人有点狗血喷头的感觉。
苟晶举报两次高考被冒名顶替,一度引爆网络,至今热度不减。但是,从现在起,也就是从调查结果公布起,舆论有可能出现转向:由为苟晶同情并喊冤叫屈、指责班主任老师和参与操作者的违法违规行径,到质疑苟晶的举报有隐瞒和夸大之嫌!
人们相信调查事实肯定要超过苟晶的个人举报。有几个细节可以对比:
1、苟晶说自己是高三尖子班的优等生,高考前的预考成绩都在班内前五,上重点本科院校很有把握,结果本班80%的同学都考上本科,自己却意外落选。但是她隐满了这样的事实:在高考前的各科会考中,她的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只有语文一个A,其余科目一半B、一半C;自己当年高考成绩仅是551分,连专科线、普通中专都不到,仅达到中专委培线。于是她自动放弃了志愿填报,选择了回校复读,并不是班主任不让她填报志愿。
2、班主任是在苟晶放弃志愿填报之后,才让女儿顶替苟晶的姓名和高考成绩,上了北京的一所煤碳中专学校,并不是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有可能合并到现校),这个事实苟晶过后是知情的,因为后来班主任曾捎信向她解释道歉过。
3、第二年复读后再参加高考,苟晶的成绩仍然不高,考了569分,未进入本专科线,仅达到普通中专线。无奈之下个人志愿填报了两处中专学校、并选择服从调剂,被调剂录取到湖北黄岗水利电力学校,并入学就读、完成了两年学业获得毕业证书。这是一所公办省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并不象苟晶所说的什么“野鸡学校”、自己入学很短时间便弃学外出打工等。但在她的举报中,这些情节却被刻意隐瞒了。
还有些情节和过程细节与调查结果有出入,不再详述。
从公布的调查专班的调查事实看,苟晶第一次高考成绩被班主任女儿冒名顶替属实,第二次高考不存在顶替问题。苟晶的举报和申诉明显存在隐瞒、夸大、臆想的成分。
由此,公众对苟晶的同情和报冤将会大打折扣。当然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顶替者和操作者的谴责,依法依纪对他们作出处理,也是他们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为山东调查组的工作效率点赞,也为公布事实真相、以正视听叫好!此刻,苟晶还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