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八蛋”这个典故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来理解何为“八端”,“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时候,人们十分重视道德的培养,认为八端是人人追求的品格。对于那些不忠不孝,不讲诚信,不知廉耻的人,人们称其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12:11:28

看了你这个回答,我愣住了,想了半天还真的不知道出处! 后面到处查阅了资料,给您整理了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人人喊打的王建行八,人称“贼王八”

在我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排行,用姓氏加排行来自称是一种自谦的行为,用这种形式称呼别人,则表达轻视之意。《新五代史》记载:“王建少时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盗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

也就是说,五代时期的王建排行老八,人称王八,因为他是一个鸡鸣狗盗之徒,为时人不齿,所以他的专有称呼“王八”带有一定的侮辱性,逐渐成为了一种骂人的词汇。后来,王八代指“甲鱼”,又是卵生动物,于是经过演变之后,“王八蛋”成为了比“王八”更具有侮辱性的词汇。

二、“王八蛋”是“忘八端”的谐音

古人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称之为八端,品行有亏的人会被斥为“忘八端”。在我国古代,尤其是科举制施行之前,一个人的名声比学识更加重要,因此被称为“忘八端”影响非常严重。后来这一词汇在传播过程中,被误传为了“王八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