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传子,家天下”。
这是古人说的。《汉书.盖宽饶传》曰:“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
“三王”,就是夏商周“三代”,这当然从大禹传位夏启开始。
古人认为,“三代”以前不是这样。
首先不考虑尧幽囚 舜野死,无论史记、竹书纪年任何。一本历史文献有这句话,这个文献肯定是某些居心不良的人写的。1、尧传舜, 尧的儿子不孝,尧考察舜,考察了很久,发现相比自己的儿子,舜要好的多,为了减少宫廷内斗,尧杀了丹朱,这叫立贤。
2、舜传禹,因为禹功劳特别大,自己的儿子不好,也是为了防止内斗,舜杀了自己的儿子。这还是立贤。
3、禹传启,启和伯益一样贤,但伯益为了防止内斗,就逃到了山东,建立了秦人,山东当时其实不好,是犯人的流放地。鲧就是死在这里。
尧舜禹都是炎黄子孙,但都不是自己的儿子。立贤不立子叫做。禅让,夏朝以后,都是立子,不再考察是否贤,这叫做家天下。
4、颛顼传帝喾,颛顼是贤君,国家当时比较和平,四方安定。但年老的时候,术器造反,想当皇帝,颛顼不能平止叛乱,帝喾灭了术器,跟尧传舜是不一样的,尧传舜是选贤,帝喾的江山是自己打的。
5、帝喾传帝挚 帝喾有好多儿子,比如帝挚 帝尧 商偰 后稷,但这些人好像与帝喾关系不大,商偰是帝喾次妃简狄吞燕子蛋生的, 后稷是姜源踩巨人脚印生的。这两个明面是帝喾的儿子,实际与帝喾关系不大,排除,帝喾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帝挚帝喾没有考察接班人,与尧不同。
6,尧是宫廷政变上位的,因为过于血腥,尧发明了禅让。核心是考察。自己的儿子不行,就发明了禅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