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已练成大力跳发,威力强大,世锦赛会用吗?

朱婷什么时候练成了大力跳发?朱婷除了前年在瓦基弗银行比赛时有过一次惊艳得跳发之外,朱婷在国家队就没有采用过跳发。朱婷连跳飘都很少采用更别说什么跳发了。现阶段朱婷根本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7 00:32:46

朱婷的发球是她所有技术环节中最弱的一项。虽然贵为世界第一主攻,但与其他世界级的球员埃格努、博斯科维奇的大力跳发相比,朱婷跳发与以上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即便是在前不久结束的排超决赛,天津女排在落后的情况下,朱婷连续采取了大力跳发,结果被江苏队轻松接起,应该说跳发的威胁并不大。

朱婷不属于绝对力量型球员,她是靠速度和高点来下球得分。

中国女排大力跳发有威胁者只有王一梅,大力跳发的球员如果能把力量和速度结合很好的话,那跳发的威力才最为可怕。博斯、米哈、埃格努、王一梅都属于拥有绝对进攻力量的球员,朱婷不属于这一类型。

1.朱婷跳发仅能算大力跳飘,力量相差太多。朱婷很少在比赛中采取大力跳发,在土耳其瓦基弗银行打球时,朱婷使用过大力跳发。排超决赛第一场,天津女排整场被江苏的快节奏压制,比分一直处于落后的境地,无奈之下朱婷也连续采取了2次大力跳发球,而从电视转播画面上来看,球发的速度很快,但力量却十分有限。江苏女排的张常宁、龚翔宇、倪非凡都是一传高手,在国家队又都经过大力跳发球的训练。对朱婷这种仅球速快、力量小的“大力跳飘”接起来没有任何压力。在跳发起不到作用之后,朱婷为了保存体力又改回了上手飘球的模式。

那么为什么朱婷就不能发出埃格努、博斯科维奇那样跳发效果呢?究其原因还在于:绝对力量。王一梅当年能够轰晕日本头号球星木村纱织,日本就曾对其发球的力量做过测试,结果显示王一梅一记跳发可力透4只瓦片;而朱婷在欧洲打球期间,也曾说过:“欧洲力量型球员的扣球,与我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她们扣过来球是又快又闷,你从声音上就能判断扣球力量的大小。”朱婷有1米98的身高,扣球高度达3米27,她的进攻得分更依赖于高快,而不是像王一梅、埃格努、博斯那样去靠力量硬突,这两种运动员不属于一个类型。

2.大力跳发并不适合朱婷,保存体力打关键球更重要。王一梅当年一直采取大力跳发,一个是她有力量优势,另一个她不接一传,只负责进攻,而朱婷既要参与一传,还要承担后排大量的防守,中国队关键球的进攻还要依靠她的高点强攻。在体力分配上,如果朱婷频频采取大力跳发,那么五局大战缠斗下来,朱婷体力下降扣球高度自然会降低,失去高点的朱婷也很容易被欧美的高拦网拦住,甚至是多次有效防起。因此,本身跳发力量就达不到埃格努的效果,又大量消耗体力,朱婷跳发也没多大必要了。

发球宜采取多远化,单一节奏的大力跳发更容易被适应。

一支球队的发球越多样化越好,这样给对手的接发难度反而更大。如果场上队员全部采取大力跳发,那一种节奏的发球恰恰是最好适应的。

1.大力跳发稳定性欠佳,各具特点才更有威胁性。大力跳发并非不好,但是如果达不到埃格努、博斯的跳发力量,那也起不到什么效果。张常宁的发球在去年世界杯对阵日本时,创造了一波神奇的8连发直接得分,日本队主教练中田久美赛后把张常宁的发球称之为“魔球”。这种前后、落点的调动,力量轻重的变化让接一传的人心理负担更大。

李盈莹在2018年世锦赛替补上场之后,她的平冲发球速度快、落点刁,冲乱了美国队的一传。丁霞、龚翔宇、曾春蕾的跳飘也极具个人特点,颜妮的长距离跳飘采取的是压后场破坏对方一传的方法。总之,每个人的发球都不同,对方一传的压力才最大。

目前,中国女排唯一保持大力跳发的就是刘晓彤。但对于替补发球郎平一般是选择的胡铭媛、曾春蕾这种跳飘发球的队员。大力跳发的稳定性还是有所欠缺的,如果是在局末的关键分,派大力跳发的球上场发球的话,失误的可能性就非常高。大家觉得朱婷的大力跳发如何呢?是不是更像“大力跳飘”?与埃格努、博斯的跳发球在一个级别吗?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