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中所呈现了美国60-70年代对黑人的歧视是真的吗?黑人是如何一步步争取到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美国六七十年代对黑人的歧视当然是真的,美国的黑人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有人类文明的自然发展,这种歧视在表面已经不存在,甚至被法律严厉禁止,但我也不否认现在还有很多美国白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8 19:54:53

闲看秋风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南部某城市;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中年黑人妇女,她的职业是工厂的蓝领工人,名叫丽莎。

由于居住的地方离工厂比较远,丽莎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坐公交车。这天下班后,她和往常一样,走出厂门来到附近的一个公交车站,上了一辆公交车。

这些当然都是平淡无奇,可是接下来她的一个在外人看来更加平淡无奇的举动,却点燃了一把燃遍全美国黑人争取平等的运动。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丽莎上车后,径直走向公交车的前部,因为那儿还有空余的座位没有人坐——这个看似无可非议的举动,在当时的美国南部某些城市却是大逆不道的事——这里实施着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

黑人不能进入只有白人才可以就餐的餐馆;黑人不能和白人一起看电影、听音乐会、上教堂做礼拜;黑人乘坐公交车只能在公交车后部,而且如果有白人乘车,黑人还必须让座。

可是,丽莎这一天太累了,站了一天的她多么想上了车找个座位歇一歇;所以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上车后就来到白人“专区”,在一个空座位坐了下来。

丽莎的行为立刻引起了车上白人乘客的众怒,纷纷指责她违反了美国的法律;众白人严令她马上回到车后面去,还要赔礼道歉。

丽莎太累了,完全没有理会白人的警告,也没有搭理众人对她的指责。公交车到站后,有人报了警;警察(当然也是白人)迅速带走了丽莎。

事情如果这样结束——丽莎或者被拘留或者罚款,也不会有后来的民权运动了——一位记者偶尔得知了这件事以后马上在报纸上做了详细的报道。

媒体的报道迅速传播了美国;美国各地的黑人,当然也有大批白人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开始了后来改变美国非洲裔黑人命运的全国范围内的游行示威静坐等抗议活动。

美国英语也出现了一个反映这场运动的词组——sit-in;也就是说,在美国各地的黑人群众纷纷走进原来只允许白人进入的公共场合如电影院、音乐厅、餐馆,当然还有公交车前部,和白人坐在一起。

这场运动的高潮出现了一位影响美国所有非洲裔美国人,改变美国历史的民权领袖——对,他就是那个曾经高呼: 我有一个梦想的美国黑人马丁路德金。

这场运动最后以美国非洲裔黑人大获全胜而收兵,美国国会通过了《平权法案》,从而从法律层面赋予了非洲裔美国人应有的权利——而这个权利整整迟到了两百年。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