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研发KV1坦克有什么故事?战斗力怎么样?

1939年2月,由科京领导的设计组开始了KB重型坦克的设计工作。KB重型坦克是以K·伏罗希洛夫的名字命名的。同年9月,生产出第一辆样车,并向红军的领导人做了行驶表演。1939年12月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7 14:43:36

1939年2月,由科京领导的设计组开始了KB重型坦克的设计工作。KB重型坦克是以K·伏罗希洛夫的名字命名的。同年9月,生产出第一辆样车,并向红军的领导人做了行驶表演。1939年12月19日,KB坦克和T-34坦克同时被批准为红军的制式战斗车辆。1940年2月,KB坦克正式生产。有一个KB坦克排参加了苏芬战争的战斗。战斗中,没有一辆KB坦克被击毁,而苏军的多炮塔式坦克却损失不小。KB坦克经受了战火的考验。   1940年夏天,苏联开始批量生产改进型的KB-1和KB-2重型坦克。KB-2上,装的是152毫米榴弹炮,实际上是1种自行火炮。

KB-1重型坦克的战斗全重46.35t,乘员5人,装有1门M1938/1939式76.2毫米火炮(备弹111发)和3挺7.62毫米机枪(备弹3024发),车体和炮塔用钢装甲板焊接而成,前部分别装有31和25毫米附加装甲。炮塔装甲厚30-100毫米,车体装甲厚30-106毫米。装有1台B-2K型12缸水冷柴油机,最大功率为550马力(404.25千瓦),最高速度3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24公里。   

  之后,在此基础上生产了KB-1A坦克,火炮改为M1940型76.2毫米火炮,车体和炮塔前部附加装甲厚度改为35毫米,最大装甲厚度达到110毫米。

1941年初,又生产了KB-1B坦克, 重点加强了装甲防护,车体前部和侧面前半部分别加装35毫米和40毫米后附加装甲板。坦克战斗全重47.5吨,炮塔装甲厚40-120毫米,车体前部装甲厚75-130毫米。

1942年还生产了KB-1C型,增大了发动机功率和减小了装甲厚度,提高了机动性。坦克全重变为42.5吨,最大速度为40公里/小时,行程为250公里。炮塔装甲厚30-82毫米,车体前部装甲厚75毫米,侧面和后部装甲厚60毫米。

KB重型坦克由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生产。苏德战争爆发后,基洛夫工厂迁往位于乌拉尔山脉的车里雅宾斯克,和当地的拖拉机厂等合并为一个规模巨大的重型坦克制造厂,人们称它为坦克城。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坦克城向苏联红军提供了13500辆KB系列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德军的Ⅲ型和Ⅳ型坦克不能击穿KB重型坦克的主装甲,KB坦克在阻止德军的推进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来,德军只有用88毫米高射炮和\"虎\"式重型坦克来对付它。KB坦克的不足之处是它的机动性较差,火炮威力也显得不够。这是它后来被ИС型重型坦克所取代的原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