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
近来,在中越边境排雷行动中勇救战友、不幸失去双眼双臂的我军排雷英雄杜富国,令全民为之感动。而中越边境排雷行动,也再度
战争中和战后、战场上为了作战需要会埋设各类型地雷、有反坦克雷、防步兵雷、地理的种类太多了……
地雷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作战武器、杀伤力大、作战效果明显、与地雷一起成长的兵种诞生了…工兵、排爆兵。
战场上为了开辟通路排爆工兵发挥着无法替代作用、水上作战还有水雷、那么扫雷舰艇应运而生、在海军的礼仪中、无论再大吨位的舰艇与扫雷相遇都要向…扫雷舰艇致敬(鸣笛、或者打旗语或者灯光信号),以表示对扫雷官兵的敬佩之意。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雷与反雷之间的“竞赛”是一路同行。
排爆/排雷的手段越来越多元化、排爆设备也先进:战场上有排爆/扫雷坦克、装甲车、排雷爆破弹、排爆机器人等等装备。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工作业去冒危去排爆/清雷?
这是无奈的选择:环境因素决定的:雷区或因地形复杂、杂物障碍、以及地雷的种类和破坏力原因都是造成必须人工排雷作业的无奈之举。
例如:中越边界地区清理雷区作业、就是因为山高坡陡、自然环境复杂再性能优良先进的机器设备都无法展开……和平时期的清雷还要考虑一些地雷的危害性、一旦机械式清理产生的有害物质造成的损失更严重……所以,特殊环境下必须人工作业进行排爆。
人工排雷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壮举。
向排爆工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