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跟妹妹文姜乱伦的事情记载在《史记·齐世家》中:
“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杀大臣。”
“齐襄公飨鲁桓公,桓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折其
被尊为“春秋三小霸”之一的齐僖公很糟心,三个女儿都系不紧裤腰带,轮番抽他的老脸,其中有一个还跟亲哥哥不清不楚,差点引发齐鲁两国交恶。
如果您对齐僖公不太熟悉,那你一定听说过齐桓公,他就是齐桓公姜小白的老爸。齐桓公是齐僖公的第三子,原本没资格接老爸的班,接班人是大哥齐襄公姜诸儿。后来大哥不学好,因为一场风流官司送了命,这才给了姜小白逆袭上位的机会。
齐襄公的这场风流官司就是他与亲妹妹文姜之间的不伦之恋,以及由此引发的两起血案。
文姜是世人既爱又恨的角色,爱她的人被她的美色和才华倾倒,《诗经》里记载了大量的对其美貌的描写;恨她的人鄙视她的“淫”,对她的辱骂露骨而又直白。
早年,文姜因为美貌受到各诸侯国的追捧,提亲的人络绎不绝。老爸齐僖公眼光独特,给她挑选了一位乘龙快婿——郑国太子姬忽。
可惜姬忽志向远大,再次(后面解释这“再”字)拒绝了老姜的美意:“齐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娶齐女有吃软饭的嫌疑。”这个典故后来成了一个成语——齐大非偶。
姬忽其实不知道,这位大美人文姜身上藏了一个为人不齿的秘密,尚在闺房的她与亲哥哥姜诸儿早就暗度陈仓了。看见没,老天总是在暗处帮助那些有志向的人。
姬忽不喜欢吃软饭,但软饭毕竟有吸引力,况且这是一桌豪华盛宴。比如路过的鲁桓公,他以备胎的身份笑到了最后,最终抱得美人归。
婚后三年,文姜给鲁桓公生了一个儿子叫姬同,后来姬同被立为太子。
事情到这一步,那些羞耻的历史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尘埃掩盖,然而,十二年后的一件事却让这段孽缘星火燎原。
鲁桓公十八年,鲁桓公到齐国访问,也搞不清咋想的,他此行竟然带上了夫人文姜。
古代礼法森严,嫁给诸侯的女儿若非特殊情况,一辈子也不能再回到娘。估计鲁桓公是个妻管严,为了拍老婆和大舅哥的马屁,把“礼”扔进了垃圾桶。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的这个举动就是引狼入室,这对兄妹竟然旧情复发了。
文姜“乐不思鲁”,赖在齐国不走了,这一呆就是两个多月,天天找大哥温习“兄妹情”。鲁桓公再傻也看出了端倪,气得将文姜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文姜一看饺子露馅成片儿汤了,赶紧向哥哥兼情人齐襄公求救。
齐襄公即位时齐国的底子非常厚,不过这位昏君不是发扬老爸的光辉,而是不断败家。这家伙有多荒淫无耻呢?我们且看他的表演。
原本兄妹不伦就够丢人的人,可在被发现后他居然不思悔改,反而选择了继续作恶。
有一天鲁桓公被大舅哥邀请出席宴会,这位鲁桓公有点怂,没办法谁让鲁国太弱小,自己又在人家的地盘上呢。他虽不情愿,还是捏着鼻子参加了。在别人的鼓动下,心情郁闷的他一杯接一杯喝闷酒,不一会儿把自己喝得不省人事。
齐襄公一看妹夫连车都上不去了,向一个叫“彭生”的公子使了个眼色:扶一下啊。
这位公子彭生是齐襄公的死党,他天生力大无穷,扶个人还不是小菜一碟。只见彭生上前,一把抱住鲁桓公就上了车。等到回到驿站,鲁桓公的随从官员才发现,他们的国君肋骨折断,早已经薨了!
两国友好交往,一国国君为了方便睡另一国国君的老婆,竟然干掉了人家国君,这种事简直骇人听闻。
然而,国家之间交往还是要看实力,鲁国的大臣们受了奇耻大辱却不敢发作。也不知道哪位大聪明想了个“绝妙”的主意:里子丢就丢吧,面子还是要讨回来的,咱要求齐国处罚凶手彭生。
这个主意让齐襄公差点没笑出声来,鲁国这么上道咱总得顾及一点国际形象嘛,行,把彭生杀了交给他们吧。
就这样,鲁国人拉着两具尸体回国了,太子姬同即位成了新国君,即鲁庄公。
估计害怕,也是为了面子,文姜没跟着使团回鲁国,也没留在齐国,而是居住在了齐鲁边境的禚地。有意思的是,这个女人居然能遥控指挥儿子,牢牢控制鲁国的朝政,还为齐鲁两国的和平作出了大贡献。
跟文姜的双面人角色不同,齐襄公则一黑到底,这家伙后来间接地死在彭生手上。
六年后的一天,齐襄公去打猎,碰上一头野猪。就当他正准备射杀野猪时,野猪却像人一样站立起来,把齐襄公吓了一跳。左右的人告诉他,这头野猪是彭生变的。
齐襄公一听大怒:咋的,老子杀了你,你还敢报复我不成?于是他搭弓射箭,那野猪真的被鬼魂附体似地对着他又哭又叫,把齐襄公吓得从车上跌落下来。
当齐襄公被人扶起来,野猪没了,脚上的鞋也丢了一只,于是一群人惊慌失措地往回跑。估计这一摔,摔丢了齐襄公的智商,回到宫中的他居然跟一只鞋较上了劲。
因为没能找到丢掉的那只鞋,齐襄公竟然把一个叫“费”的随从抽了三百鞭子。
这个“费”一点不“废”,他出了宫就联合公孙无知、连乘等人又杀回宫中,干掉了齐襄公。当然,这位公孙无知也没蹦嚓多久,不到一年时间就被齐桓公取代了。
如果齐僖公在地下看到这一幕,估计一定会给自己的脸上加一层黄纸,因为在文姜之前,他已经被大女儿宣姜打过一次脸了。
原来,齐僖公最早是想将宣姜嫁给姬忽的,可那死心眼的姬忽还是那句“齐大非偶”。事实证明,齐僖公的眼光没错,错的是自己的女儿。
这位宣姜才华虽不及文姜,但要论美貌绝不输妹妹。被姬忽拒绝后,她被嫁给了卫国的太子姬伋(史书亦称“急子”)。可就在洞房花烛夜时,宣姜发现给她掀开盖头的居然是个满脸皱纹的糟老头子。
此人不是姬伋,而是姬伋的爹卫宣公。原来卫宣公听说儿媳的美貌后动了歪心思,他找了借口打发儿子出差,自己却闯进了新房。
宣姜一开始其实是受害人,没想到她后来成了罪恶的凶手。原来自从意外地成了“王后”之后,宣姜给卫宣公连生了两个儿子。这时候她的身份变了,想法也变了,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决定干掉“未婚夫”姬伋,让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
宣姜的计谋非常狠毒,在搭上一个亲儿子的性命后,她如愿以偿地除掉了姬伋,并将小儿子推上了太子之位。
若干年后卫国生乱,齐桓公在救了卫国后,却意外地责令宣姜嫁给了卫宣公的庶子公子顽。后来历史又开了个大玩笑,宣姜与公子顽的儿女们居然成了拯救卫国的英雄,一个叫卫戴公,一个叫卫文公,还有一个女儿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许穆夫人。
齐僖公还有个小女儿(史书有争议,有人说是他孙女)叫哀姜,嫁给了鲁庄公。请不要感到意外,古代姐俩嫁给爷俩的例子不算少。
这位哀姜可谓宣姜和文姜的集合体,她跟鲁庄公的弟弟庆父勾搭成奸,接连弑杀鲁国两任国君,留下一个“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复句成语。
哀姜忙活了一辈子,一直试图将庆父捧上国君之位,历史却未能让她如愿。失败后的哀姜企图逃到母国齐国寻求庇护,却被齐桓公下令处死,将她的尸体交还给了鲁国。
哀姜是姐仨撒得最欢,死得最惨、最快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