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金瓶梅》在中國小说史与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已为國内外学者所公认。它扩大了小说审美领域,曲折地反映了我國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条件下市民阶层的心理情绪,是反理学
谢风友邀请。《金瓶梅》是一部好书,它在我心目中地位很高。它对人性剖析要比那些名著更加深刻、直接,让读者直面最深处的人性。
金瓶梅说了什么?
以西门府上各种日常为主景,一条伦理线:西门官人和他的女人们;一条名利线:西门官人和他庞大复杂的朋友圈。
西门府是个大舞台,演绎着浓缩的小社会方方面面。家庭伦理、市井生活、女人、权钱、欲望、贪婪、丑恶、黑暗、社会矛盾…社会之所有,西门家皆有。西门家大门,不过是通往同样却更大的舞台。
人物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应伯爵、陈经济、花子虚、武大郎等,共近200个形形色色人物,扮演着各自角色,追逐着各自欲望,而背后隐藏着各自阶级的心理。
金瓶梅的意义
四大名著,玄乎的西游记不多说,其他三部背景设置很大,涉及历史、江湖、大家族和朝廷。金瓶梅则不同,写市井生活,接地气、接人气的生活百态,离大众最近,直接、深刻、赤裸,视觉冲击很强,这让当时社会猝不及防。
金瓶梅反应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和自身矛盾的一种泄愤,在披露社会负面清单上,有些类似昆汀的《罪恶之城》。
西门庆之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贪婪,潘金莲为代表的底层女性的挣扎,武大郎为代表的底层懦弱男性的悲惨,这些交织一起,扭曲着人性,麻木着神经。利益和生存驱使着人们机械地往前赶,安静下来空洞是种折磨。
作为对大明朝的映射,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的清河县,确实是一座繁华堆砌起来的欲望之都,到处充斥着权钱、利益和胭脂味儿。
作为批判小说,从对立的角度可以看出作者价值观。潘金莲的角度,作者理解甚至支持金莲对婚姻的选择,但在黑暗大环境下,她的命运由男人说了算,结局残忍。
金瓶梅的人性刻画
金瓶梅对人性和心理的刻画,深刻而彻底,甚至无情,去掉一切含蓄和包装。
金瓶梅没什么环肥燕瘦、陌上人如玉、温润如玉这些“矫情”,直接把澡堂子给你看个清楚: 别想多了,这就是真实,不整那些虚乎和朦胧。
金瓶梅把掩藏人性最深处的,大家心里明白却都不会说出的心理活动,非常直接生动地表现出。比如应伯爵跟到花丛偷窥丫鬟小解一节,然后...此处省略文字若干。
有时读者第一反应是“龌龊、丑陋”,但你敢不敢真诚地问问自己呢?
金瓶梅借情节刻画人物心理。西门庆的女人们,苦练各种技术;应花子各种花活、插科打诨,为讨好西门使出浑身解数,再低贱也不在乎。这些都反应了男男女女抱西门庆大腿的心理。扭曲的社会,滋生扭曲的百态。
金瓶梅语言艺术
作为市井生活题材,语言风格带着浓郁的市井气息,丰富、细腻。口语化,灵活生动,有较多口语、俗语、歇后语、比喻等。对话活泼,妙趣横生,有时够泼辣,加上丰富的人物神态和肢体语言,画面直观、立体。
也偶有诗词曲儿夹杂其中,文雅元素加在浪荡公子身上,有些恶俗化的无厘头之感,一副副鸡一安贱的画面。
小编陈词
金瓶梅,曾是禁书,并非因传闻那种明皇叔,而在于它的题材、手法和语言艺术。
官商黑暗、隐秘房中事、最深处人性,这些远离阳光和公众的事儿,直接被拉到市井里让民众围观看个清爽。个人到社会,黎民到官商,形形色色男男女女,各种丑恶被一竿子撸到底,如此直接、彻底。这叫翻底裤,200个那种。揭露的太无情,没一点掩饰,闪躲都不及。
读《金瓶梅》,不要只看书名那仨字,看那仨字后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