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因偷看“大毒草”《金瓶梅》,差点儿被批斗了。当时家里就我一个人,也不上学。我父亲早被抓了起来,我母亲也下放劳动去了。他们有一箱子藏书,我没事就瞎翻,几乎
关于《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素来猜测不下十六七个,其间包括:王世贞、王世贞门人、李卓吾、薛方山、赵侪鹤、冯惟敏、李开先、徐渭、卢楠、李渔、贾三近、屠隆、丁维宁等。另外,还有多人合写的猜测。总之是,众说纷纭。
《金瓶梅》,这本书也算是本天下奇书了,它借由着《水浒传》中的“武松杀婶”一节,引出一幕以西门庆为主角的市井生活故事,并间接借着宋代的人暴露明代社会里的腐败。从《金瓶梅词话》的序中只可知的是作者的笔名“金陵笑笑生”,其他一无所知。尽管这本书写得内容丰沛,艺术手法娴熟,但是在其问世时,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真实姓名署上。或许,有所顾及。或许,有各种难言之隐。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本至为难得的奇书。
由写法上来推断,有研究者推断作者是李开先。这是因为作品里声称写的是山东的人和事,加之作品的语言结构也基本上是北方话,所以山东人李开先成了最佳被推断人。嘉靖进士的他,40岁就罢官回到老家了。他的身世、他的经历以及他对词曲等市井文化的极其爱好和修养,让不少研究者其是《金瓶梅》的作者而深信不疑。更有力度的证明是他的作品,他的《宝剑记》也是用《水浒传》的故事写成的,若是比较《金瓶梅》和《宝剑记》的话,竟会发现有太多的相同之处。
除了他,还有另外一个山东人,贾三近也被推测为作者。
贾三近,是嘉靖、万历年间的大文豪,考究《金瓶梅》书里用的大量只有峄县人才用的方言俚语,而峄又古称兰陵,再结合贾三近的生平事迹、个人爱好、著作等方面,他也是最接近“兰陵笑笑生”的人。
不过,最流行被默认的作者是王世贞。
大文学家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奖、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燕州山人,是为当时南京的刑部尚书。时年与李攀龙、谢榛等合称为“后七子”,也是前后七子里最博学的一个。《明史》中,如是记载他“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
流传里,王世贞作《金瓶梅》一书是为了给父亲报仇。据说,他的父亲因误献《清明上河图》的赝品,而得罪权臣严嵩和严世蕃父子,最后被残害致死。为抱此仇,他特地写就一部投其所好的《金瓶梅》献给严世蕃。书上是涂抹了剧毒的,当严世蕃读完此书就中毒而死了。
然而,这个流传却没经住专家学者们当考验。
后来,著名学者吴汉就此提出了质疑,在查阅了大量当正史、野史、笔记后,推翻了这一说法,王世贞的父亲并不是因献假画而被害死的,严世蕃也不是被毒药害死的。由此,也否定了王世贞是《金瓶梅》作者的说法。
除了以上猜测,对于作者是徐渭的说法也是言之凿凿的。
基于书中大量的吴方言,大家猜测作者是徐渭。根据成书的时代,明嘉靖末延续至万历十七年稍后的这个时间段,是跟徐渭的生活时代相符的。再从地理原型、风俗、方言等诸多方面来循的话,暗合了徐渭当时的“反严乡贤”,加之一起的沈炼被严嵩迫害致死,想必徐渭是为其冤死愤慨而作的。他自己也曾暗示过自己曾花了40年心血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虽没公布于世,但是可约莫猜测是这本《金瓶梅》。另外,细探究《金瓶梅》的措辞用语、文风等都跟徐渭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大家猜测他才是真正的《金瓶梅》作者不为过。
然而,所有的猜测也只是猜测,历史云烟消散过后,早没有痕迹可循。
到底谁才是真实的作者,也只能留待后人的猜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