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保险反感的原因有:一是:推销保险的人,普遍素质都很低,他们为了业绩把保险吹得太好。二是:赔付时保险公司故意刁难,霸王条款多,和买保险时,卖保人吹的千差万别。三:他们采用传
现在很多人把保险和传销、非法集资相提并论,认为是三大坑,可见有多反感。国人反感保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推销模式传销化;二是出险赔付难;三是保险给人带来不祥的心理预期,很多人认为不吉利。
推销模式让人反感
国内的保险除了车险因为要求强制购买外,其他的险种都需要保险销售员想方设法进行推销。但是中国的保险销售员急于求成,没有真正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不尊重潜在的客户,推销的时候各种套路。比如说先让销售员推销给家人亲戚和朋友,还有什么提成,像极了传销,所以很多人一遇到保险推销极其反感;还有个别保险公司搞招聘式推销,大量招聘人员,让招聘人员先自己买保险,然后加码月度任务,再让招聘人员卖给亲戚朋友,等招聘人员卖不动了,解除工作关系,保险公司不费吹灰之力,就让这些招聘人员和他们的亲戚朋友买了不少的保险。这种打着招聘的名义推销保险的模式,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刚开始人们都没搞明白,现在社会上基本都明白了,别说看到保险公司推销反感了,看到保险公司铺天盖地的招聘宣传就很反感了;
还有的保险人员跑到国有银行网点,装作国有银行人员卖保险,欺骗老年人等等。
出险赔付难。
买保险的时候销售员各种承诺,甜言蜜语;签合同的时候,合同看得头晕眼花,搞不懂看不完,看完了也看不明白里面的猫腻。等出险了,理赔员拿来合同一比划,要么是条件达不到赔不了;要么是赔是可以赔但是赔不了几个钱,还不够塞牙缝的。
对于储蓄式保险和返还型保险,很多人买了发现是大坑,销售人员卖的时候说比定期存款利率还高什么的,谁知过了几年就会发现别说利息盈利了,本金取出来都很难。
很多人认为保险不吉利
保险因为一般是对保险人出了事的一种保护,这个事一般不是好事,所以很多人心理接受不了,一听到以后发生事故了、生病了、死亡了等等这种词语,感觉很不吉利,心理很不愉快,心理不愉快了那必然很反感啊。
总之,虽然我们不能否认保险的有益作用,以及某些保险的必要性,比如车险等,但是由于国内保险业急于求成、把追逐利润放在第一位、推销方式不择手段、保险合同有陷阱和理赔难等,导致保险给大部分人的感觉是:骗、坑和不吉利,能不反感吗。虽说保险可以转移风险,但是很多人风险没转移,投的钱却没了。
有句话叫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买保险时也有一句话:有些保险是个坑,跳的时候要看清。当然对于正规的保险,咱们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购买,让其发挥积极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