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先生的书法水平大概无人怀疑。其《标准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贡献是肯定的,贡献大小需再以后的人去评价。本人初识《标谁草书》这本出版物还是八十年代末,8个印张当时
于右任是近代非常著名的书法家,也是一位在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在书法上他提倡“标准草书”,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碑学大师,对于魏碑下的功夫非常大。
他自己的草书也很有特点,他的草书线条不是很长,很少有字和字之间的连绵,于用笔上的变化也不是很丰富,写的非常的简洁大方。
然而他创作的大字行草书却其实雄浑,磅礴大气,力量感很强,看了让人为之一振。这和他长期练习魏碑是分不开的,把魏碑的雄浑大气融入到行草书之中,并且融合的还很和谐,没有一点违和感。
我觉得他的主要贡献并不在于提出了“标准草书”的观点,他的主要的贡献在于碑帖的融合。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比较早的进行碑帖融合的书法家,“引碑入草”才是他在书法史上的最重要的贡献。直接影响了当今书法的风格取向,一直到现在也受他影响。
至于他提出的“标准草书”概念,我个人并不赞同。
如果一个书法家的楷书写的太标准,都会被认为是下品,何况是以“天真烂漫、狂放不羁、简洁自然”著称的,最具有性情的草书呢?
标准了就成了打印体了。
总之,艺术有标准,但标准不是艺术。
于右任对联:仁为己任,善于人同。
习惯书法的朋友,麻烦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