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尘谈兵效古之英毫,究心天下封侯非所愿。这是郑成功年少时的诗句。他收复台湾的壮举,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也激励着后人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努力。郑成功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父是明未清初东南沿海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是以民间之力建立起的一支实力强大的私人海军,后来郑芝龙受到明朝招抚,官至都督同知,不久清军入关南下,在清军大学士洪承畴的招呼下,郑芝龙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顾郑成功的反对,只身北上向清廷投降,结果,清军将郑芝龙软禁,后发配于宁古塔,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就将他惨忍杀害,又劫掠郑家,并挖郑氏祖坟。郑成功的母亲日本人田川松为免受辱,自己切腹自尽。
国仇家恨之下,郑成功在小金门起兵,在闽南小盈岭、海澄等地多次击败清军,歼灭驻闽清浑主力取得胜利,后挥师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广东揭阳。再后率水陆大军北伐,入长江、克镇江、围南京,因中了清军缓兵之计,损兵折将败退厦门。
康熙即位初期,颁布片帆不许下海令,毁沿海渔民船只,勒令沿海居民内迁,以图断绝郑成功的经济支援,郑成功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凭借自己一家之力,转而进攻以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和荷兰人所分别殖民割据的台湾。
郑成功亲率数万将士,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湾率军经过几番苦战打败了荷兰人,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1662年签字投降,撤离台湾。郑成功于是祭告山川,颁令屯垦,开东宁王国,立郑家天下,以明朝遗臣效忠。
孤臣秉孤忠,浩气磅礴留千古;
正人扶正气,莫教成败论英雄!
从收复台湾的壮举来看,郑成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驱荷复台的立场和功绩,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海商权益,抵御外辱,捍卫祖国尊严,永远光耀千秋,恩泽后代,令人崇拜。
丘逢甲称赞他:
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山河,为读书人顿生颜色;
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事业,愿有志者再鼓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