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取直系4千万元军火后,徐树铮是如何与张作霖分赃的?

1918年2月25日,一艘装载了价值4千万军火的货轮缓缓驶进了秦皇岛。
码头上早已等候多时的奉军将领杨宇霆,联合直系军阀冯国璋的手下,准备验货后装上火车。
突然奉军将领张景惠率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05 03:00:35

“秦皇岛劫械案”,在北洋军阀史上是一件比较有影响力的事件。今天纵横就跟大家深入聊聊这个事。

段祺瑞为了巩固皖系的统治,提出了武力消灭西南军阀的主张,皖系的特长善于打政治牌,但是却没有兵;直系的特点是,团队很大,但是兵多将广。

问题的关键是,只要是打仗必须是直系当炮头,尤其是自己在前面卖命,功劳还都是段祺瑞的,这让直系的将领们很是不满,前期能够上路,还是徐树铮暗中对冯玉祥、吴佩孚等人分化瓦解,架空了冯国璋才办到的,结果打了一阵子冯玉祥、吴佩孚等人干脆在前线罢停,通电呼吁和平。

皖系其实一直都很难服众,直系来这么一出,自然让段祺瑞很难办,为此,段祺瑞指使徐树铮到处活动,以求扭转局势。

徐树铮也是一个很大,在近代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个人物,好坏善恶咱不去评价,但就能力来说,是很强的。

北洋军阀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因为北洋的大佬都是武人出身,所以几乎每一个大佬身边都配备了一个智囊型的人物,而且影响力都特别巨大,段祺瑞身边是徐树铮,曹锟身边的是吴佩孚,张作霖身边的是杨宇霆,这些人都是智商在线,人精中的人精。

段祺瑞早年很多事情都是出自徐树铮的手笔,作为段祺瑞的铁杆,徐树铮是最能办事的一个,也是最忠实于段祺瑞的一个,但是徐树铮这个人也有点太过自以为是,自诩自己很聪明这没毛病,把别人当傻子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很多智囊型的人物,只适合幕后,一旦走到台前来就是不行,总结起来就是“谋有余而定不足”,能干参谋,干不了将帅!

这一点看杨宇霆也能看出来,杨宇霆在张作霖的背后干了很多大事,被称为“小诸葛”,结果被派到江苏当了几个月的督军就被人打了回来。徐树铮和杨宇霆就是一路人,两个人还是同时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同学。

徐树铮给段祺瑞出的招就是,直系不听话,咱们把奉系拉进来,这样直系就不得不服了,而当时张作霖的态度也是唯段祺瑞马首是瞻,在东北跟段祺瑞遥相呼应,一听段祺瑞要武力统一,立马表示“奉军先行”。

这个时候,段祺瑞一合计,你行你先上吧,张作霖立马表示,奉系军备不足,一旦补给到位,立马打头阵!

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也宣战了,并且利用这个理由,在1917年7月时候跟日本订购了一千八百万元的军火。

本来这批武器也是皖系像用来打内战的,结果在武器快要交付中国的时候,正好段祺瑞下野,这就让徐树铮打起了主意。

徐树铮于是想到,如果将这批军火送给奉系,然后让奉系入关,一切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嘛!

徐树铮在没有告知段祺瑞的情况下,通过杨宇霆与张作霖搭线,表示要与奉系合作,奉系得这批武器的四分之三,徐树铮得四分之一。

1918年2月22日,在奉系在徐树铮的带领下,派遣一个旅前往秦皇岛,等到日本轮船到岸后,奉军直接将军火装到火车上拉回关外。这批武器,直接让奉系扩充了七个混成旅,在当时,奉系一共就三个师,在拥有了这七个混成旅后,其实力直接达到可以和直系和皖系相抗衡的地步,张作霖也因此而逐渐统一东三省。

奉军在劫械事件爆发后,引发北京极大震动,就连段祺瑞都极为震惊的问徐树铮,怎么将装备都给了奉军?徐树铮当时表示,更不能给直系。

事后徐树铮发布通电,表示这批军火“诚不如留奉编练”,在分完武器后,张作霖的义务是将段祺瑞再次推上总理宝座,然后派兵南下,徐树铮则摇身一变成了奉军副总司令,俨然是奉军的“二号人物”。

皖奉之间的合作,给直系带来极大的压力,只不过徐树铮还是低估了张作霖,后来张作霖找了一点借口就把徐树铮和杨宇霆都给开了,跟皖系撕破脸皮,在直皖大战中,帮助直系打败皖系,后来经过两次直奉大战,最终打败直系,主导北洋政府,这一切都跟当初这批军火有着莫大的关系,徐树铮当时虽然没有更好的对策,但是此举明显还是有点玩火自焚的感觉。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