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推荐高中生阅读心理学的书籍,无论是以提升自己为目的还是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
首先,如果你是因为心理缺陷而寻求在书籍中找到答案,那么你缺乏人生素材和社会阅历去理解心
并不推荐高中生阅读心理学的书籍,无论是以提升自己为目的还是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
首先,如果你是因为心理缺陷而寻求在书籍中找到答案,那么你缺乏人生素材和社会阅历去理解心理学的知识,无论是常规的病理心理学还是社会心理学,你都没有足够的“例子”、切身的体会和系统化的科学研究素养去理解那些专业知识。当然,作为高中生,你更没有时间去深入了解这些。在此基础上,你想啃下那些心理学书籍,无论从可行性还是学习效率上,都大打折扣。
再者,即使你能够理解那些专业知识,也并不能为你带来多少自信,因为心理学终归是少数人了解的东西,一个高中生是否能学好心理学且不论,即使学好了,也缺乏应用场景和分析素材,也难以从这项成就中融入周围的环境,或者有助于你的学习。反而心理学因其涉猎面广的特点,极易让人产生“懂很多”的错觉,自觉深刻,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早熟的代价也必然是早衰,过早的使你产生一种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并不会是一件好事,而且极易忽视更为重要的事。毕竟看心理学的东西,可能确实比看语数外文综理综题要有意思:)
此时的你又更为重要的事情,自然是高考。这毋庸置疑,是“正途”,可以为你带来自信和未来更好的选择,以及在学校环境中的认同感和融入感。而选择其他途径,都存在逃避学习之苦的嫌疑。
至于题主说到的问题,我的核心建议是,你应该融入你所在的环境:1.尽己所能提升成绩2.有自己的好朋友3.有喜欢的老师,并且有老师喜欢你4.保持健康,适当锻炼,吃好睡好。5.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分享。6.不用太在意每个人的情绪和观点,先问自己是不是足够优秀。
是不是都是废话?是的,所有的道理都是老生常谈,关键就看自己能否做到,做得如何了。在高中阶段,你也应该自己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和试错,在摸索出经验和教训(吃过些亏),到了真正你有能力有时间去系统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时候,才会收获真正有益于未来很多年的力量与智慧。
这些点你如果做不到,自然更无需指望“心理学”拯救你。
至于适合你的信息源,我推荐你看《非暴力沟通》和网易公开课的《幸福课》,不用更多。尤其是后者,虽然名字很鸡汤,但其实是哈佛大学很受欢迎的一门积极心理学的课程。你可以翻来覆去地看,但关于心理学,你目前的这个阶段,看它真的就足够了。其中很多的观念能够帮助你形成正确的处事学习观念,平衡学习和生活,有效面对拖延等切身会出现的问题,并且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如冥想,使自己更专注和平和,这些知识,我觉得任何时候学,都能给人带来正念和力量,让人产生对事物和时间的掌控感,这在高中阶段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成长目标。再不济,就当学学英语了。
心理学是极其专业的知识体系,你想象中的心理学,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学。无论是病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领域,还是婚姻、友情、性、学习、决策、设计、交互等主题,都可以以心理学为切入,写一本厚厚的书作为你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学习和研究内容。作为高中生的题主,我觉得你应该树立其对于科学和专业的尊崇,可以涉猎,但不宜深究,更不用指望其成为解决生活难题的灵丹妙药。
虽然这么说似乎不好听,但高考成绩直接能决定你未来能否自由地选择你的生活,它并非生活的意义和全部,但它却是迷茫期的你,值得信赖的一把钥匙和明灯。生活已经很难了,高考成功固然不能代表人生一帆风顺,但如若很失败,也更加容易落去到更困顿迷茫的境地里。这种困顿迷茫可不是看几本书就能解决的。
所以,并不是你需要通过心理学解决你的问题,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学习,而是你应该去做好手边的每一件小事,清楚地知道你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你才能有资格从心理学中获取真正的智慧和力量。若你因为小天地里的纠结和不自信,错过了这段人生奋斗的关键时期,那么未来你也很大概率会依旧迷失和纠结于生活的琐碎。而个人的弱小,在任何时候,都无法通过几本书的几句话来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