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叫停“互助献血”,接下来“血荒”该如何应对?

2018年2月10日,北京正式取消互助献血,引发了关于“血荒”的舆论和焦虑,当时,北京市卫计委通过增加采血点、加大团体献血招募力度、从外省市调剂用血等方式,缓解了用血紧张问题。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03:11:56

2018年2月10日,北京正式取消互助献血,引发了关于“血荒”的舆论和焦虑,当时,北京市卫计委通过增加采血点、加大团体献血招募力度、从外省市调剂用血等方式,缓解了用血紧张问题。实际上,不止是北京,从1998年我国开展互助献血,到2018年3月31日最新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全面取消互助献血,存在于我国20年的这项制度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以后无偿献血将是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

在6月12日国家卫健召开的“无偿献血”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币表示,目前血液供应可以保证,但处于一种“紧平衡”的状态,未来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应对可能出现的“血荒”问题:

继续增加采血点。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固定采血点1380个,比2012年增长41.3%。就北京而言,街头采血点目前有63个,还在赵登禹路增设了一个采集成分血(即血小板)的站点。

完善省际间的血液调配机制。去年京津冀三地卫计委签署了《京津冀采供血工作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三地将建立血液保障与省际调剂机制。

用血更加合理。推广自体血回输、微创手术等节约用血技术和理念。

目前,北京市累计参加无偿献血人次已达614万。2017年本市血液采集量高达129吨,地区献血率1.8%,居全国城市之首,但无偿献血仍需要我们都献出一份力量。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