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合理的花钱有三个关键词:
需要和想要
保障生活正常运转的物品,是需要的东西,例如食物、衣服、水电等等。
基本需要以外的物品,是想要的东西,例如名牌衣服、超多的玩具、去
教孩子合理的花钱有三个关键词:
需要和想要
保障生活正常运转的物品,是需要的东西,例如食物、衣服、水电等等。
基本需要以外的物品,是想要的东西,例如名牌衣服、超多的玩具、去游乐园玩儿等等。
每个人都得先买齐需要的东西,还有余钱再买想要的东西。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列出哪些东西是“需要”的,哪些东西是“想要”的。比如雨靴是需要的,名牌变速自行车是想要的。
理解需要和想要的概念,孩子就能妥善管理他们一生的收入。
快乐产出比
想要的东西总是太多,当孩子遭遇取舍难题时,有一个好用的选择标准,叫做快乐产出比。
在选择新玩具时,估算一下花出的每一块钱,能带来多久的快乐感受?
比方说,遥控飞机要一千块,但操作复杂,对玩的环境还有要求,孩子只会玩三个月,折算下来每一块钱只能玩0.1小时。
花500块钱买辆自行车,可以骑五年,折算下来每一块钱可以玩2小时。
这样看来,买自己车要划算得多。
其实,计算快乐产比出更像是一种简单的投资理念,最适合帮助孩子减少冲动消费,评估“想要”的东西了。
延迟满足
拥有延迟满足能力的人,能够为了将来的更大利益,忍受眼下的不舒服。
有学者认为,比起孩子原生家庭所在的阶层、孩子自身的智商,延迟满足能力更能决定他们成年后的财务状况。和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相比,缺乏这种能力的孩子在成年后更难拥有存款和房产,也更容易背上债务。
所以,鼓励孩子往写着“储蓄”的罐子里存钱吧,当攒的钱终于够买想要的玩具时,孩子不仅收获了自信和成就感,还锻炼了延迟满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