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种地有的人死了多年了还种着地合理吗?

作为现在的死人种地,活人无饭可吃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最近揭露出来的顶替假专家,教授,象王福重这样的人造成的恶果。因为这些人根本不体谅民情,也不懂农业的发展情况,闭门造车,又想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12:12:20

在农村,人死了但名下的土地还是其家里人种着,而有很多新增人口却没有土地,这种情况很普遍,也是一个倍受争议的问题。

人死了但是还占着土地,合理吗?

这个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又不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而法律的制定是以整体性为前提的,这就可能与现实中的某些情况有所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法行事,很难顾及其合理性。在第二次土地承包时,国家政策是考虑比较周到的,要求拿出总面积的5%来,作为机动地用于以后土地调节。但是在承包结束后,这些土地被村里用于其他用途。比如我们村,用机动地建设了养殖小区,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以后新增人口,再也没有分到土地。从第二次土地承包(一般在97年)到土地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就意味着还有37年土地不能动,也就是说,有些人死了五六十年还占着土地,而有些,五六十岁了还没有土地,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大稳定,小调整,实施起来很难。

对土地实行大稳定小调整的管理方法,也是符合国家政策精神的。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却是困难重重的。比如,凡是家中多了地或不少地的,都不会同意进行调整。村干部也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土地问题很敏感,弄不好就会违犯法律,还可能会引起上访事件,是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再说,各级政府历来以稳定为重,是不会允许随便动地的。据我所知,虽然土地矛盾如此突出,但是却很少有为此上访或闹事的。这就是稳定土地关系的好处,虽有不公平现象,但大局是稳定的。

人地矛盾如何解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过关于土地调整的经验报道,说明这个问题是很棘手的。有专家提出,可以通过社会保障手段,保障无地人口的利益,但是也仅仅是一种建议,很难落到实处。好处是通过城镇化,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使得人地矛盾得到极大的缓解。长期的粮价低迷,种地无大利,也使有地无地差别不大。从长远来看,这个矛盾还得通过城镇化发展,增加农民就业等手段来解决。除此之外,在短期内看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我是十里八村众乡亲,长期关注三农问题,欢迎朋友们参与讨论,关注点赞。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