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和香港至今还要沿用繁体字?

为什么台湾和香港至今还要沿用繁体字?
当时因为国民党战败,蒋介石率领一批人逃到台湾,不想与大陆共和,想自成一派,对大陆推行的政策,他们都予以反对,这里包括反对使用简体字,所以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14:10:28

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中文,汉字历经三千多年的演变,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现在中国大陆地区通用的是简体汉字,但是港澳台地区仍然使用繁体字,简体字书写起来更方便快捷,能节省不少时间,那么为什么这三个地区没有改用简体字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大陆地区要舍弃繁体字。

近代以来,中国劳动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存在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这对教育十分不利,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是八成农村,两成城市,大多数百姓处在贫穷落后的农村,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了解决这个国民性的问题,国家开战了扫盲行动。

在扫盲行动之中,国家发现百姓识字困难,而且书写艰难,繁体字笔画多,甚至无法缩小融入到一本小字典中,于是国家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开始进行汉字简化,并在1956年推行简体字。

1956年港澳台和大陆还没有统一,所以当时就没有推广简体字,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香港和澳门在九十年代相继回归,两岸统一也指日可待。

不过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虽然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归,但是港澳的政治体制、法律、文化和内地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他们肯定不愿自己的文化被内地所完全同化,文化的同化很可能对政治,经济和生活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制度决定了他们不会从上而下地废除繁体字,而且繁体字沿袭千年,这种使用习惯根深蒂固,不易改变。

香港和澳门实行的是“一国两制” 的政治制度,这就表明国家允许这些差异的存在。

台湾和大陆之间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虽然台湾属于中国在理论上是毫无争议的,但是实现两岸统一仍然十分艰难,任重而道远,如果在台湾推行使用简体字,一定会遭到强烈的反对,这就上升到政治问题,对两岸统一十分不利。

回到当年国家化繁为简的目的,前文说了是扫盲,而扫盲的目的又是兴办教育,开启民智,但是教育的成功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字体,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

事实证明,香港和台湾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的是比内地成功的,这说明他们的教育并没有因为繁体字的复杂而影响,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要花时间和精力去修改字体呢?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内地人看繁体字,还是香港人看简体字,基本上都没有太大障碍,万变不离其宗,不管繁体字和简体字怎么变,反正中国人都能看懂,唯一的影响就是在书写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手写汉字的频率越来越少,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电脑、手机编辑文字,如果说简体字比繁体字用起来方便,那么只能说手写方面具备优势,进入电子时代,这种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打字肯定是同样方便。

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字体的繁简程度之争其实已经退化,繁体字并没有像建国初期那样对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影响。是故,未来的简繁之争仍会式微,但假若真争,“有爱无心”的简体字已无任何优势可言。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