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的邀请。
我的看法是,美国和伊朗依然会维持目前的斗而不破的“默契”,两方继续在嘴上过招,而不会有进一步的冲突摩擦。
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英国和伊朗在此次邮轮事件中的
感谢的邀请。
我的看法是,美国和伊朗依然会维持目前的斗而不破的“默契”,两方继续在嘴上过招,而不会有进一步的冲突摩擦。
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英国和伊朗在此次邮轮事件中的你来我往
7月4日,英国海军扣押了伊朗油轮“格蕾丝一号”,7月19日,作为报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英国邮轮“史丹纳帝国”号。
因而,7月19日,是英国态度明显的分水岭。
英国本期望通过扣押伊朗油轮,响应美国对伊强硬信号,作为美国在脱欧议题上对英国支持的回报。然而却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赔了条船进去。
而在油轮被伊朗扣押之后,英国国内舆论压力随之而来,因此在19日后,英国便开始软化立场,期望通过释放伊朗油轮,来换取伊朗方面的对等动作。
因而,即使面对美国政府再三的压力,直布罗陀也并未理会,选择释放伊朗油轮。
但在英国方面主动释放伊朗油轮之后,伊朗海军司令态度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表示并未考虑释放英国邮轮。
并且作为对美国要自行逮捕伊朗油轮及船员的言论,伊朗方面表示将派出海军舰艇进行护航。
对于目前的伊朗来说,英国的盲目参与不仅没有给到伊朗方面压力,反而让伊朗在与美国对峙的过程中,又多了一张讨价还价的底牌,所以伊朗并不会轻易的释放其扣押的英国邮轮。
而对于美国来说,从此前的无人机被击落一事已经可以看出,美国目前并没有对伊动武的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美国不准备对伊动武,又为何要撕毁伊核协议,频频对伊施压呢。
对于目前美国来说,伊朗是撬动美国地缘利益的一个支点
1.施压伊朗,可以分散俄罗斯的军事及外交力量,以缓解美国及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装在叙利亚所面临的颓势;
2.挑动中东紧张局势,激化地区安全风险,从而寄予美国维持并加强北约及中东军事力量的借口,一方面可以阻击德法两国组建欧洲联军、自立门户的计划;另一方面可以顺理成章的要求欧洲及中东的盟友在美国驻军军费上承担各大的比例;
3.利用对伊立场不同,来挑拨俄欧间正在持续改善的外交关系,从而确保欧洲与美国一道维持对俄高压态势,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
4.挑动中东及海湾地区的安全形势,从而促使油价上涨。虽然美国当前原油产量位居全球,并转变为原油净出口国,但美国原油以页岩油为主,其生产成本在50美元左右,因此在当前全球宏观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之下,来通过地区局势维持油价在50美元以上,来确保本国能源产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发现,在美国伊朗当前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下,美国不断刺激伊朗仅仅是为了实现其地缘利益,而如果一旦与伊朗发生热战,那么在美国当前财政赤字不断突破历史的情况之下,将使得美国在伊朗问题上投入大于产出,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
总结
综上所述,在伊朗表明要对邮轮护航的情况之下,美国依然会在舆论上高调表现,但是并不会采取实际的动作,二者将继续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