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姫是个纯洁、美丽、善良的好女人,在项羽四面楚歌之际,毅然自杀明志,让项羽全心突围,以便东山再起。虞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她对爱情的忠贞,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吕
虞姫是个纯洁、美丽、善良的好女人,在项羽四面楚歌之际,毅然自杀明志,让项羽全心突围,以便东山再起。虞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她对爱情的忠贞,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吕雉的父亲吕太公是个不简单的人,他带领一家人,因躲避仇家从山东单县潜至沛县,受到县令隆重接待,可见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县令要娶吕雉做儿媳,吕太公不肯,后来县令被杀,其家眷子女的性命也不可能幸免,可见其是个有眼光的人。酒宴上,混混刘邦挮了个“贺钱万”的拜贴,就高居正席上喝酒吃肉,让见多识广的太公刮目相看。因为一个人能出“贺钱万”来喝酒,证明这个人有来头;如果只是空喊“贺钱万”,实则要吃县令大人的霸王餐,这个人更有胆量。吕太公立即将花一样的吕雉许配给40好几的刘邦,乐得老光棍做梦都笑醒。后来果然不出吕太公所料,刘邦成为汉高祖,封妻荫子,吕氏沾光不少。至于吕氏不幸被灭,那是吕雉一着失算,让陈平和周勃抄了后路。闲话少讲,书归正传。虎父无犬女,何况吕公一家并非普通百姓,很可能有不一般的身世。吕雉为刘邦照顾家小,排忧解难,作了不少贡献。吕雉任劳任怨,明知道刘邦贪腥成性,到处留情,花花草草采了不少,也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可见其足够具备第一夫人的品质。汉朝初定,吕雉剪除棘手的韩信,替刘邦背了一口天大的黑锅。难怪司马迁形容他当时“且喜且泣\"的丑态,喜的是有人帮他打天下,有人帮他生娃,有人帮他除碴。泣的是老天眷顾,感激涕零---白送的媳妇又年青、又漂亮、又能干。如果当初吕太公将女儿许配给项羽,以项羽的性格和地位,他不一定笑纳。因为他是那种自命不凡的人,喜欢自己选择,不喜欢别人强加;喜欢小鸟依人、温柔如水、弱不经风的女人。除非吕太公设计一个场景:一队官兵追杀吕雉一家,正好让项羽撞见,上演一曲英雄救美的大戏,令怜香惜玉的项羽爱上才貌双全的吕雉,那么楚汉相争,鹿死谁手,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首先,项羽作为贵族,吕雉嫁了项羽之后,不会象刘邦那样,派她到泗水亭耕作浆洗、充当村妇。夫唱妇随,她可以做好多工作,她不仅可与项王花前月下,也可与项王出谋划策。其二,以吕雉的智慧,她不会让韩信失意出走,即使出走,也会劝项王把他追回来。在楚汉战争中,韩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站向哪一方,哪一方就必胜无疑。刘邦说过:“攻必克,战必胜,我不如韩信。”,项羽起初瞧不起韩信,那是他没有见识韩信领兵作战的厉害,等他领略了垓下之战的厉害,一切都晚了。其三,以吕雉阴狠毒辣的性格,他不会放过鸿门宴上的刘邦。既使项羽出于仁义放过刘邦,吕雉也会路上设伏,送刘邦于西天。其四,以吕雉缜密的心思,她会竭尽所能辅佐项羽,让他少犯战略性错误。既使项羽出于任性,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吕雉会想方设法予以补救,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因为吕雉很聪明,江山虽说姓项,但自已的子女也姓项,开的是夫妻店,办的是合资企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凭什么由着这烈马胡闹?公司的前途还要不要?不过,以项羽霸道的性格,要驯服这匹烈马很难,除非吕雉有感天动地的温柔,和降龙伏虎的智慧。否则,两人天天吵架,直至分道扬镳。
如果项羽娶的是吕雉,可能不会败得这么惨,既使遭遇垓下之围,也不会发生乌江自刎的结局。以吕雉的谋略,劝项王过乌江重振旗鼓,至少能守住半壁江山。岂不闻杜甫有诗云:“江东自古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