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村是你儿时记忆中的农村吗?和你小时候的农村有啥不同?

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儿时的记忆了,现在的农村和小时候的农村已经不一样了。
过去的农村破墙烂房,七、八十年代,村子里还有茅草屋。多数是瓦房,但砌墙的人家不多,房屋周围是用泥巴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21:13:47

前几年因有事回河南老家一趟,感觉现在的农村已不是儿时记忆中的农村了,和小时候的农村相比较,变化太大了,变化大的让人几乎认不出来了。

草房上的草都是黄陂草,时间一长,天一下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到处漏雨,必须用盆子接上,当然不漏雨的草房也不少。

那时房子的墙,有板打墙(用木板夹起来,把湿土填进去,用木榔头砸实,一层一层打起来的墙),有用土坯(专一用石滚反复压过,再用利坯刀划过,用铲坯铲一块一块铲起来,晒干的土块)垒起来的墙。

墙下面用的砖跟脚,根据自家的经济情况,有一点也不用的,有用几层的,有用几层后四个角子都外面用砖,里面用土坯的,还有用外保青的(墙外面一层用砖垒起来,里面全是土坯)。

还有最困难的人家,墙干脆用高粱杆多夹几层,外面用草脚泥糊起来的,只垒几个直立的垛子,以支撑草房上面的重量。

曾记得舅家二表哥,他们住在河地(是沙土地的平原),他家的房子是外保青的瓦尖废,有一年天下连阴大雨,再加上刮大风,雨水飘刮到墙上,里面的土坯墙泡湿了,房子整体往下沉,外表的砖墙都鼓起来了,眼看房子要倒,一家人凄哭乱叫。亏得找了好多长木棍,把外表的砖墙都顶起来,房子才算没倒。

但即使这样,原来村子里的人声鼎沸,狗“汪汪”的叫声,小孩的哭声,男女老少的吵闹声再也没有了。换来的是萧条,凄凉,寂寞无声的孤独感。

因为人们都搬出去住了,村子里要倒的砖瓦房也没人管了,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只是一部分好的房子里都住着孤寡老人,以及要带孙子孙女的老两口,还有几个因娃娃小,而出不了门的留守妇女。

过去因为村子里人多,到处都是光光的,现在原来老房子外面长满了野草,有的野草高过人顶。

过去村里主要的路,全部是土路,常年累月经车辗人踩,有一层细细的浮土,下雨天过后满路泥泞。若晴上一段时间,稍微起点大风,尘土飞扬。

现在村子里主要的干道,只要能过架子车的,全都铺成了水泥路,再也没有了昔日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土的现象了。

出村的流水沟,过去下面两边都竖立了一排水泥管,水泥管上面横铺着几根铁管子,中间的缝隙填塞了几根长木头,上面铺了一层树枝,又摊了一层长满青草的泥块,最上面摊了一层土,构成了土桥。这土桥上面只能过一辆架子车,人要随车过去,必须侧着身子。

现在这土桥换成了一座漂亮的水泥桥,水泥桥上面宽宽的路面,大汽车也照样能通行。

还有横在村子前面,东西贯通的高速公路,在乡村之间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过去人们上街赶集,从步行到骑自行车,现在换成了摩托车,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没车的人们坐乡间的公交车,再也没有人步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吃的不比城市的人差,还大多都是绿色食品,他们若走在大街上,从他们的穿着打扮,你很难分辨出那个是城市人,那个是农村人。

当看到乡间柏油路两旁的楼房鳞次栉比,一家更比一家漂亮,当你进到他们的房子里时,看到房间的装修和摆设,会让你感到农村和城市已经没有什么分别了,应该说农村比城市更好,没有嘈杂的噪音,空气也清新和香甜。

除了冬季,你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也是开满了各种颜色的鲜花的海洋,让人步行穿梭在田野的路径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流连忘返!

我爱生我养我的故乡,愿我的故乡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漂亮!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