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被掉包事件已水落石出,家长为什么绝对相信自己的孩子?他们需要承担责任吗?

  河南省纪委已经公布了“调包”案的调查结果:4名考生的答卷均系本人所作,不存在被调包的情况,这个调查结论是在调取了高考答卷原件、监控录像后,结合答题卡笔迹鉴定结果所作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04:51:29

离奇的高考调包事件终于有了正式结果,河南省纪委以官方通报的形式宣布排除了人为调包的可能。很明显,所有人都被考生们欺骗了,这其中也包括他们的家长!

事实上,高考答题卡被人调包这种事情稍微有点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就能推断出完全是不可能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考生的家长在亲情面前丧失了理性,他们宁愿选择相信孩子口中的谎言也不愿意去相信自己心中的理性认识。

涉事的四名考生中有两名考生的家长其身份是检察系统的公职人员,按理说深谙法律的他们应当具备明辨真伪的能力。但是,他们即便再有能力恐怕也不会将其用之与子女之身。父母选择相信子女,更多的时候是无条件的,更何况子女平时的表现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即便是心存疑问,他们也不会去穷尽手段来逼迫孩子说出真相。

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我们从涉事的家长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去想一下,估计我们的选择也与他们一样。

在怀疑存在调包的前提下,为了给子女维权,几名家长可谓是拼尽全力,其中又以考生苏某之父苏洪为最。他在不断向招办申请复查的同时,又向纪委检查部门实名举报并且还联系了媒体进行曝光,想要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来为女儿讨回应有的\"公道\"。只不过,如今的结局恐怕让他十分失望。

苏洪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在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查看到了女儿的答题卡后据此实名举报,由此将当地的招办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现在他所言之凿凿的举报成为了一场闹剧,变成了诬告陷害,这样的反差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在事发之出苏洪的身份让他获得了媒体的重视,但如今他的身份早已成为了一种负担,成为他人的笑柄已经是必然的。

对于苏洪而言,女儿的谎言将他一直蒙在鼓里。因此,他的诬告之举其实并非出于本意,在法律上多半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但是,很明显他的行为肯定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他的能力将会受到单位的质疑,仕途估计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毕竟,一个感情用事并且连自己女儿都教不好的父亲,他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而对于其他的三位家长而言,他们的命运估计也将同样如此!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