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大都有疑:贾氏一族所有男人,上至宁荣二公贾演、贾源,下至第五代孙贾蓉、贾兰,全部都用族名,名字取字,都遵一定家规,但只有宝玉的名字是小名。即小名当了大名,乳名当了学
其实,宝玉是有大名的。但《红楼梦》里小名满天飞,就没人叫过他的大名,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这不是贾母说的因为好养活的原因,曹雪芹真实用意,是借隐藏宝玉的真名,来暗示贾府藏着个大得不能说的秘密。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次是史湘云订婚后,来看宝玉,相互用小名打招呼,贾母马上纠正道:“如今都大了,以后不要叫小名了”。感觉贾宝玉的大名呼之欲出,就差说出来了。可没想到,以后再也没人提过这事。贾母在家里的地位至高无上,说什么都得听,但在宝玉大名的问题上就有极限。
还有一次,就更蹊跷了。宝玉的同窗好友秦钟大限将至,地府的判官带着几个小鬼来索命,秦钟跟他们谈起条件来。忽然听到宝玉来了,判官慌了,马上埋怨几个小鬼,要找点放他回去,就不会招来时运旺盛,小名唤做“宝玉”的人来。这判官手里握着生死簿,谁的来历他门清,宝玉大名叫什么,他比谁都清楚。可他呢,故意隐去了宝玉的名讳,连小鬼们打趣说他见不得“宝玉”二字,他也不理会,把领导的威望丢了一地。
这两个事例子足以说明宝玉的大名大有来头,都到了不敢提的地步。
那么什么样的字都不敢提呢?如果对古代的礼仪稍有了解,就明白正在执政的皇帝的名讳是万不敢说出口的。唐朝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因为有个“民”字,大家就只好把“民风”改成“人风”。这就说明宝玉与皇帝有着很直接的关联。贾府有这么大胆子用皇帝的名讳吗?他家虽出过两个国公,但也远每到只手遮天的地步,忠顺王来找茬,贾政马上就怂了。对个王爷尚且如此,就更不敢与皇帝对抗了。所以,这和名讳的关联应该不大。
这又不得不回到曹雪芹是怎么写《红楼梦》的问题上来了。在开篇处,他就直言,这本书是把真事隐去,让假语存世的。意思是说要用隐喻的手法来陈述事实。那么,他藏着宝玉的大名不说出来,就是想告诉大家贾府有皇帝的一个秘密。拿着宝玉的大名打死不说,只是一个障眼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