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蹭茶篇
在普洱茶的江湖里,有这样一群人,有点小钱,但不多,足够养家糊口;他们痴迷普洱,有一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品普洱,却无足够的余钱购买上等普洱,但他们不愁没茶喝,纯靠蹭茶收得
网络蹭茶篇
在普洱茶的江湖里,有这样一群人,有点小钱,但不多,足够养家糊口;他们痴迷普洱,有一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品普洱,却无足够的余钱购买上等普洱,但他们不愁没茶喝,纯靠蹭茶收得的茶叶,就被他们喝出玩家一样的风采。
他们日子闲得发慌,虽不是富有阶级,但绝对是有闲阶级,每天蹲在办公室,屁大股沉,肚腩油腻。他们好像没有人到中年的忧虑,每天思量着的就是闲逛各大平台,看哪家有活动,然后立马发大招,凭着多年来的蹭茶经验,于千万人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残缺的7克茶样,珍而重之,满载而归,然后在一悠闲的午后或者静谧的傍晚,像宝一样拿出茶样,开汤品鉴,而后文思泉涌,下笔成河,一篇老练的资深茶客品茶感悟帖子,赫然现身于贴吧论坛或茶友交流群里......
那么,他们是如何蹭茶的?
他们手握很多资源:关注着几十甚或上百个卖茶商家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且多多益善。
他们嗅觉敏锐,眼疾手快,夸人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每天盯着微信公众号发送消息,看有无相关活动。保证自己是第一时间接收活动信息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一有送奖(茶品)活动,则立马参与,用行动来证明。
然后留言,写下言不由衷的文字,扬长避短,尽说好话,尽量吹捧商家服务态度及产品质量,如能具体想到掌柜或茶艺师客服,则直接夸掌柜,实事求是,认真诚信,举止高蹈,不食人间烟火;赞茶艺师,则如花似玉,貌如天仙来形容;或夸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及信息,是业界良知,行业一股清流,为此点赞云云。
然后,你会发现,同样的这群人在N个同行竞争对手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底下有相似的留言,无一例外,大概的中心思想不变:吹捧、赞美、言不由衷。
他们之中的不少人极有可能至少有两个微信号:一个是专门用来蹭茶的,此号朋友圈基本发布参与商家活动的图片或链接等,另一个是他们的日常微信号。在蹭茶号里,也极有可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在各论坛贴吧社区网站认识的同类蹭茶客,渐渐地,他们会越来越默契,共享资源,分享各自手中关注的商家公众平台。他们形成一个圈子,无孔不入,又一毛不拔,凭着敏锐的嗅觉和小聪明,蹭来的茶足够打发无数个闲得发慌的日子。所以,他们不愁没茶喝,他们根本不必买茶。
笔者姑且称呼这类蹭茶客为“茶渣渣”(注意,此“茶渣渣”非彼茶渣渣),请商家认清这些爱占小便宜的“茶渣渣”,果断剔除。
如何看清网络蹭茶客?一般情况下,可参考这四点:
第一, 参与活动的真实性,他们的朋友圈有自驾活动真实有效的分享,并且不是过后就删的那种(至少保留完整的一天吧)。
第二, 多关注同行竞争对手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看他们活动底下的留言是否频繁地出现同样的蹭茶客,并且留言雷同。
第三, 留言的有效性。有些留言没说到活动主旨的点子上,有的留言不客观不中肯,有的深情地抒发些对你家的产品有多爱有多喜欢,或者有些留言根本就是复制粘贴网上烂大街的鸡汤,连自己打字都省了。
第四, 他们一毛不拔,基本没有购买过自家的茶。就算买过,也极有可能是促销活动限量秒杀拼团价产品等,就因为这些贪便宜之徒的无时不在,无孔不入,商家的所有诱人活动不得以触达更多的新客户,于是活动中打头阵的流量就归于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