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清末名臣,亦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对晚清历史走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曾评价他为:“大清帝国之中,唯一有能耐能与西方列强一争长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清末名臣,亦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对晚清历史走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曾评价他为:“大清帝国之中,唯一有能耐能与西方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晚清名臣 李鸿章)
李鸿章出身乡野,以科举入仕。青年时期曾在晚清名臣曾国藩麾下效力,成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及幕僚。曾国藩亦曾对其评价道:“才大可用”。李鸿章早年正逢太平天国起义之时。此时的大清国处在内忧外患之中。李鸿章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深谙忠君之道。他以书生带兵。不出几年,经过在曾国藩帐下及自己的团练生涯。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即不成匹夫一时之勇,而在于用谋略。
(李鸿章麾下行进中的淮军)
公元1861年(咸丰十一年),李鸿章在家乡合肥招募乡领青年组织团练,之后组建淮军。后期淮军得到曾国藩亲自指导,逐步成为一方强大的武装势力。之后淮军在李鸿章的带领之下同太平天国军队进行了大大小小数次战役。最终在曾国藩湘军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彻底剿灭了太平天国运动,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以后,李鸿章又带领其淮军集团相继镇压了捻军起义。经过几番征战,淮军势力达到最高峰。
不出几年,李鸿章便被慈禧太后调往京师,成为直隶总督。成为慈禧太后青睐倚仗的重臣,慈禧太后称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为人深谋远虑,他考虑到晚清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列强皆是从海上而来。于是向慈禧太后上书,主张清廷也应该建立自己强大的海军,以巩固改善自己的海防劣势。为此慈禧太后答应其请求,由他出面组建北洋水师。
(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成立后的北洋水师拥有现代化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北洋水师也一跃成为亚洲最强的海上军事力量。随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廷的大败。标志着李鸿章人生顶峰的彻底结束!
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李鸿章生逢晚清乱世,人称“东方俾斯麦”。能从地方一个小吏一步步走到清朝政治前台,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军机大臣。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在这行将就木的大时代背景之下,虽亦有济世之才,亦难以挽大厦之倾倒!这既是李鸿章个人的不幸,亦是整个清朝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