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清末名臣,亦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对晚清历史走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曾评价他为:“大清帝国之中,唯一有能耐能与西方列强一争长
李鸿章的实力在各地督抚中最强,我们将从两方面来说这一问题。其一:李鸿章的实力是怎样达到的;其二,李鸿章手下的两位秀才以上举人以下的师爷,成为封疆大吏、影响晚清外交界为例进行案例说明。
(1)李鸿章“疆臣第一”的江湖地位的成功秘诀:抓钱抓人唯上,不能与洋人冲突
李鸿章善于抓钱以钱拢人,对军纪并不太重视,又善于推过揽功(案例是刘铭传与鲍超冲突)。淮军上下“唯李二”心理较为严重。曾国藩都无法调动淮军,可见淮军已经具备了“准军阀”特点。详见我对“李鸿章是不是军阀”这一问题的回答。
李鸿章主战地区都是中国财富比较集中的时期,例如上海。1860年代,全中国只有上海地方政府财政充裕随意花钱买船。上海道吴煦经过洋枪队首领华尔开办的皮包公司,花巨资买下几十条小破旧船用于防务,典型的人傻钱多乱花钱。
上海道吴煦离职前,中外洋商为了报“恩”替他还上了一二百万两的财政亏空。详见我对“清末有钱可以随意买战舰么”这一问题地回答。
背靠中外洋商财政支撑、手里又有枪,又从来不与外国冲突只打中国人。所以,李鸿章的军事战绩不错,淮军系统在全国各地按察使以上级别的官员中人数最多。
再加上,李鸿章的淮系出身于湘系,许多湘军人员转入淮军系统。例如丁日昌。在“扬满抑汉”中,慈禧将主要矛头放在了楚军和湘军,淮军反而成为京畿地区的依靠力量,北洋军区在各个军区中势力最大。
(2)从李鸿章幕府人员看李鸿章的实力
李鸿章的幕府人员多达几百人,请注意这些幕府人员都是李鸿章私人雇佣,其工资是不能从公家出的。由此,雇佣前后几百名幕府人员工资这一项巨大花费的钱从哪里来的呢?
马昌华先生主编的《淮西人物列传》共有洋员139人、中国籍幕府人员427人。其实这里面还有不少遗漏的例如马复恒、牛昶炳、郑汝成、严复等人。外国人中有像后人美国总统的胡佛等更多。
不说李鸿章实力有多强,就是他的幕宾的实力也不一般。例如周馥,诸生(位于秀才之上举人之下,进入州县官学的学生)出身,甲午战争时任直隶按察使、前敌营务处总理;甲午战败后任两江总督、闽浙总督等职务。周学熙之父。
刘瑞芳,以诸生入李鸿章幕府,官至广东巡抚。刘瑞芳是晚清粤派外交官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晚清,广东籍、在广东为官时间较长的外交官人员非常多,由此,专门在研究晚清外交问题时起了个名字——粤派外交官。
综上所述,李鸿章的实力却是“疆臣第一”,在其生前唯有左宗棠能与之抗衡,左公之后已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