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之死是不是孙权的阴谋?孙权为什么没有善待孙策的妻儿?

孙策之死可能确实有阴谋,但是主使者肯定不是孙权,因为孙权当时无法预见到会从此事受益,没有作案动机。
孙策之死在当时确实有很多蹊跷,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孙策计划偷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06:48:27

任何阴谋都逃不过馋嘴肥猫敏锐的大眼睛!

孙策被刺杀一案,虽然扑朔迷离,其中必有蹊跷。

今天,肥猫就和大家一齐,通过各种史料记载,抽丝剥茧,一层层揭开这桩疑案的真相。

对于孙策遇刺一案,正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按照这个说法,吴郡太守许贡向朝廷密报要防范孙策,并对如何对付孙策提出了建议。信息走漏,孙策就杀了许贡,而许贡的小儿子和门客在江边躲起来,趁着孙策外出的时候,进行刺杀,一击而中,孙策重伤,不治而亡。

难道事情就这么简单?未必。

案发前,曾经有人提前预测了孙策的死亡,还特意指出,孙策将死于刺杀!

此人就是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嘉。

看史料:

曹操要和袁绍开战,众人担心孙策袭扰后方。郭嘉却胸有成竹地说:“孙策必然死于刺杀。”

郭嘉能掐会算?很神?

能预测一个人的死亡,可以说是未卜先知。但像郭嘉这样直接指出死亡原因是被刺,恐怕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郭嘉的预言可是有时间限定的,针对是曹袁之战时孙策从后方的袭击,必须在短时间内预言成真。

所以,郭嘉必然提前知道了这场行刺计划。

那么,郭嘉又是如何得知这次刺杀行动的呢? 咱们通过史料来看看孙策遇刺的具体情节:许贡向朝廷上书,说孙策有野心,难以驾驭,朝廷应该设法把他召回京邑,控制起来。但这封上书被孙策截获了,“令武士绞杀之”。

许贡的门客潜伏了起来,要替许贡报仇。其中三人假扮成韩当的部下,趁孙策出猎,接近身边,被孙策发现,刺客用箭射中了孙策的脸颊,孙策重伤。

那么这三个门客是就能够如此轻易地混入军中发动刺杀吗? 是谁策划了这次行动?

有个身影渐渐显露――陈登。

其实,郭嘉就与陈登很早以前有过交集。 吕布占据徐州期间,陈登曾经到许都见曹操,与曹操一拍即合,被委托以做内线。在与吕布的战争中,是郭嘉坚定了曹操消灭吕布的决心。 郭嘉的底气从哪里来?因为吕布阵营中隐藏着一个阴谋家――陈登。

那么,我们很容易知道,郭嘉与陈登,一个权谋家和一个阴谋家,在吕布被平灭的过程中是有合作的,后来也必有交往。

吕布被灭,陈登受到重用,成为伏波将军,主政一方,就生出了“吞灭江南之志”。但这肯定会与正在扩张的孙策发生冲突。

孙策在江东发展,他东征西夺,势力膨胀,四处扩张,这让陈登很不高兴。于是就有了“陈瑀事件”。

陈瑀是陈登的堂侄,他策划偷袭孙策,但被孙策提前发觉,把他打得落荒而逃。

这事不怪孙策,是陈瑀先动的歪脑筋,但被孙策粉碎了阴谋。 陈瑀能干出这事来,是受谁的指使呢?一眼就能看穿。

两家结下仇怨,陈登和孙策就成了死对头,无论如何,孙策是不会客气的。

孙策就带兵来打陈登,围攻匡琦城。但陈登发动夜袭,重创了孙策,“斩虏以万数”。

吃了这样的大亏,按照孙策的性格,是决不肯善罢甘休的,再度来袭。陈登以“薪火疑兵”再次击败了孙策,“斩首万级”。

两次败在陈登手下,年轻气盛的孙策岂能咽下这口恶气,时刻都想报复回来。

趁着曹操要与袁绍打仗的时候,无暇后顾,孙策想从后方发动攻袭,而陈登又是个必须拔掉的眼中钉。曹操自顾不暇,陈登背后就没有了强大而及时的支援,陈登怎么办呢?

――刺杀孙策。

“登阴复遣间使”,陈登买通了严白虎的余党,收买刺客,要“报瑀见破之辱”。

当然,目的肯定不仅仅是给亲戚报仇了。

孙策率军到了丹徒,等待后方粮草,他出外围猎的时候。刺杀行动开始,一击而中,孙策受了重伤。 那么,刺客们又是如何混进了孙策的护卫部队中,并如此轻易靠近到了孙策身边呢?

大家看看这条记载,透露出一条重要的信息:“间其心腹”。 陈登买通了孙策身边的心腹之人! 正是这个“心腹”把刺客安排进了行军的队伍中,还冒充是韩当的部下,混过层层关检,贴近到了孙策的身边,发动了致命一击。

这个“心腹”又是谁呢?是周瑜?还是程普?还是黄盖?

史书记载的不仅仅是事件,还暗暗地有所指向。史书中能称得上是孙策“心腹”的人,可没有几个,大家看看一下这个记载: 吕范,孙河,这两个人确实是孙策的心腹。孙策对他们的信任能达到什么程度呢?“策亦亲戚待之”,像家人一样,“饮宴于太妃前”,能留在家中吃饭。

我们都知道,吕范是孙吴集团的重臣,但这个孙河,又是个什么人呢?

看这段记载: 孙河很不简单,“领左右兵,典知内事”,被“待之以腹心之任”。

大家该明白了,“心腹”是谁?

孙河“领左右兵,典知内事”,负责孙策的警卫工作,对孙策的行动规律和安保情况了如指掌。

那为什么他们要对孙策下手呢?来看看这个吕范的情况。 看史书上记载的资料:吕范生活十分奢侈,大手大脚地花钱。但文中却又专门强调他“勤事奉法”。

那我们就奇怪了,奉公守法之人,哪来的这么多钱供他挥霍用度呢?

咱们继续往下看: 史书中说,吕范的穿着和服饰“僭拟王者”,在古代时候,这是严重的“踰制”行为,大罪。但孙权非但没有处罚吕范,反而千方百计为他开脱辩解。

怪事,通过史书上对孙权的行事记载,孙权可是出了名的刻薄,这可不像孙权的作风嘛。怎么会如此宽容吕范这种行为呢?

史书中有条记载把原因暴露出来了: 吕范以前被孙策任用“典主财计”,掌管财政,而当时还年少的孙权也爱花钱,就悄悄挪用,吕范还装模作样地向孙策汇报,得到了孙策的信任。后来孙权继承大位以后,反而很信任吕范,把财计大权又交给了吕范掌管。

好,看到这里,大家基本上能通过各项蛛丝马迹的记载猜出了个大概情况,我们来把这些史料综合起来,整理一下整个事情的经过,真相浮出水面:

曹操平灭吕布,陈登做为重要内线,立下大功,受到封赏,成为一方大员。陈登开始对江东心怀图谋。 但此时正在扩张中的孙策提前下了手,破坏了陈登的计划,陈登怀恨在心。

陈登策划了“陈瑀事件”意图阴谋偷袭孙策,但被孙策觉察,陈瑀被打败,只身落荒而逃。 陈登与孙策从此结下了梁子,孙策两次发动对陈登的攻击,都被击退,损兵折将。

曹操与袁绍开仗,后顾无暇,无法再支援陈登,孙策趁着这个机会准备再次攻打陈登。

形势严峻,陈登已不足以自守,就买通刺客准备对孙策进行刺杀。 曹操正在担忧自己的后方,但郭嘉早已知道了陈登的计划,向曹操许诺,预言了孙策的死亡。

孙策的军需财政都是由吕范掌握着,孙权和吕范一起贪污了孙策的巨额军费。但是要打仗了,如此大量军费被贪,军需就必然不足,这事要被性如烈火的孙策查出来,麻烦就大了,孙策可不能容忍他的霸业被拆台。

通过暗线,陈登获知了信息,就买通了吕范,让他通过死党孙河把刺客安插到孙策身边。吕范为了摆脱大难临头的困境,同意并配合了陈登的刺杀计划。

于是一场看似完全不可能的刺杀行动,却轻易成功了。

孙策中了毒箭,受了重伤。孙河率领护卫赶到, “后骑寻至,皆刺杀之”,把这些刺客全部灭口,一个都没留下来以供审讯!

如果有名医治疗,孙策仍然能活下来,而当时,名医华佗就在附近行医,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但恰在时,华佗却不在,被人请走了,治疗自己吃生鱼片闹肚子的病。

是谁请走了华佗?――陈登。 层层陷阱,环环设套,彻底断绝了孙策的活路。

如此精密的计划,如果说那个预言家郭嘉没有参与设计,谁信?

孙策,一代少年英豪,有霸王之资,却没能逃过阴谋家的算计。

这,就是真相!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