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那款737-800我都坐过好几次啦,我们的国家航空安全检查各和维护都是比较严格的,其他的那些落后国家的太松散了对飞机的安全意识。造成空难是概率大很多,如果你很担心客机就
前两天非洲埃航飞机失事的消息可谓是霸占了各大新闻头条,一时间关于波音737max8的安全可靠性问题纷拥至来。这次的失事坠毁已经是该机半年内的第二次坠毁了,而且和半年前印尼狮航坠毁的过程很相似,所以埃航客机坠毁后,我国民航总局立刻发出了停航国内所有的波音737MAX8机型的商业运营飞行。那这次停航对于我们的日常出行影响大吗?还敢坐飞机吗?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埃航客机坠毁的可能性原因,毕竟现在该机的黑匣子还没有找到,事故原因还需要耐心等待。但是从半年前印尼狮航的同一型号客机坠毁来看,该机是有可能存在暗性问题的。从新闻得知该机坠毁是发生在起飞后6分钟后,并且在这6分钟内飞机出现过俯冲和异常爬升的情况,但是按照波音737max8的爬升率来算,其从起飞离开跑道到坠毁这一段时间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处于爬升阶段的,但是却出现了异常的爬升和俯冲情况,印尼狮航的那架坠毁的B737max8最后调查报告说是自动驾驶系统有问题才导致客机撞向地面的,很显然和半年前印尼狮航客机坠毁的原因相似。其实此次失事的波音737max8机型也是波音737家族的第四代机型中最受欢迎的一款型号,目前国内已经交付的机型数量将近百架,但是相比目前国内航空公司运营的波音737其他型号来说,其数量占比并不大,目前国内运营的波音737机型总数量不到800架,大部分都是已经交付且使用多年的波音737-7/800机型,和此次交付使用的波音737max8机型最大的区别就是换装了更新的发动机和采用了空气动力减阻效果更好的分叉小翼。而波音737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窄体客机,交付量已经突破1万架,并且最新的max机型得订单量也将近5000余架。但是这么多得订单数也是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和20多年的独霸市场换来的。作为一款诞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机型,经过迭代更新,其外观和内在的升级也是很大的,最早的波音737客机使用的还是早已经淘汰的涡喷发动机,现在我们能够见到最多的就是安装了CFM56涡扇发动机的三代机型,三代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为了符合离地标准间隙,而特意将发动机底部削平的扁平发动机了,现在最新的四代机型为了安装经济性更好的发动机外形也做了修饰。但是不管是三代机还是最新的四代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波音737设计之初安装的还是直径较小的涡喷发动机,所以在设计主起落架支柱高度时并没有长远考虑,但是后期起落架减震支柱高度又没办法大幅修改,只能委屈发动机短舱来满足离地标准了,这也是竞品A320为什么没有这个弊端的原因,毕竟后者出现比前者晚了20多年。虽然从表面上来说,发动机直径被迫修改最大的影响还是经济性的问题,但是对于客机自身而言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由于发动机个机翼离的很近,很容易造成飞机在大迎角状态下失速,失速最大的可能就是客机迅速俯冲坠毁。但是波音737又不能不将发动机抬高以满足离地间隙,所以特意从三代机型开始加装了“机动特性增强系统”,也就是通过电脑自动控制客机在爬升时的仰角过大的问题,但是这套系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设计上有纰漏,两边机翼上的仰角传感器之间是独立运行的,这就造成如果某个传感器失效,飞机就会自动启动这个增强系统来控制飞机仰角,完全把飞行员置之门外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民航总局局长说的关于“该机没办法从自动驾驶改为手动驾驶的原因所在”。所以也会出现像前几天的埃航、半年前的狮航客机坠毁前俯冲的情况,就是因为这套所谓的控制客机仰角过大的系统,在传感失效的情况下误认为飞机仰角过大,而故意压低机头,继而导致客机俯冲坠毁。虽然从客机本身就有一定的bug存在,但是传感器失效毕竟是属于日常维护的问题,如果能够保持平时的仔细检查,是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所以这个就要看航空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否到位了,我国对于客机的日常维护保养是很严谨的,毕竟没有检查到位危害的可是别人的生命。但是像印尼的狮航和非洲的埃航平时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比较松散,所以检查不到位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