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曾经的网约车司机,这个我是知道的。
我是2018年4月买的车,是全款,这也掏空了我的家底,还小欠了两万。
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买了车跑滴滴,至少也能帮补一些,早日清债。
所以在买
对于曾经的网约车司机,这个我是知道的。
我是2018年4月买的车,是全款,这也掏空了我的家底,还小欠了两万。
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买了车跑滴滴,至少也能帮补一些,早日清债。
所以在买车后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注册成为滴滴司机,一切很顺利。
滴滴跑了一个星期,然后没有然后了,现在总结,是那时压力不是很大,不跑滴滴也能活得不错,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经历。
2019年疫情爆发后,因为从事娱乐行业,其它行业都复产复工时,我依然没有收到上班的通知。
人到中年,有着各种贷款,家有老小,人总归是不能闲着的,于是又回归了滴滴司机。
那时候油价很便宜,5块多还有优惠,实际上还不到5块,我那辆1.5T的车跑下来也就4毛左右公里。
在这个五线小城市,疫情初散,打车的人并不多,但滴滴司机却非常多,可能很多人处境和我一样,很久没见到米了。
滴滴司机的帐号很讲究,活跃度高才会派单给你,而保持活跃度的方法就是开着手机等待,俗称挂机,所以很多人就算不跑车,也会开着手机挂活跃度。
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口碑值-俗称分数,就是每天早中晚的高峰时段,累计的接单数,每个月的任务是175单,平均下来每天是6单左右,接单时间为6小时。
看上去是不是比较简单?
但是作为新人,一没活跃度,二没分数,别说高峰时段接6单,就算你待上一整天,系统也只会指派给你两、三单。
然而这两、三单也是来之不易的,之所以能够接到单,是因为空车跑了很远,这里没其它车子,但偶尔会有人打车,目的就是让系统把单子派给我。
就是这样陷入了死循环,分数低—接不到单,接不到单是因为分数低。
即便是这样,每天也只能熬着,指望着那几单。
你可能永远没体会过那种感觉,闷热的天气,在一个角落里,一个人坐在车上,舍不得开空调,玩手机累了眯一会,醒了又玩手机,一呆就是一下午。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个一坐一整天的人,肯定是个贼,这是一个极度恶心的过程。
这样熬了整整一个月,分数和活跃度渐渐提了起来。
每天从几块开始,逐渐可以拉到几十块,除去油钱还可以买些小菜时。
在我认为一切会往好方向发展时,最为恶心的事情发生了。
我清楚地记得,在快要满分的时候,分数重计了。
要知道那时候满分才能混个温饱,我虽然只差了两分,但和差十分一样,派单很少,只比新手强一些,等于说我一个月差不多是白辛苦了。
滴滴的分数是月制的,这个月没跑够,下个月是从新开始计分的,这个坑让我明白了做什么都要懂得其中的规则,不然最终还是自己吃亏。
在熬了两个月后终于满分了,每天也能拉到100多,周未能够拉到200多,遇到大单4.500百也有过,但是很少。
这里是五线城市,从南到北也就十几公里,滴滴起步价是7块(出租车8块),在这样一个地方,超过十块钱的都是大单,接到当然是无比开心。
但最多的还是5块1。
最怕的是跑2.9公里去接人(超过3公里可以无责取消),然后送人2.5公里。
这样前后超过五公里的路程,乘客付款7块,到司机手上就是5块1。
如果是油车,就算5毛一公里,到司机手上也只有2块5了。[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大家都知道,油车在城里是比较费油的,能开到5毛一公里的已经算省油了。
好在2020年的油价非常低,成本只占了三分之一,这样算下来也还可以。
后来娱乐行业逐渐复工了,我又干回了老本行,但也没放弃滴滴,一直兼职在跑。
直到2021年9月家中有事,油价也逐渐推高,我终是结束了两年多的滴滴生涯。
这段时间我是非常感谢滴滴平台的。
我算了一下,跑滴滴就跑了5万多公里,除了油费,净到手7万左右,当然这都是估算的,并不详细。
像我们这样跑滴滴的油车,收益是和油价直接挂钩的,2020年是最好跑的一年,因为油价低呀。
2021我的车每公里跑到了6毛多,如果是全职,那个时候已经很不划算跑了,每天收入一半要贡献给油站。
最要命的是,我们这里有了共享单车,订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直线下降,本来困难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了。
其实从年初开始,陆续有人换了全电或混动车,把跑滴滴的成本降至最低,这样还是能做的。
至于油车,还是有人在跑,或许是没有选择,或许又是其它原因,总之在高油价下,油车跑滴滴已经赚得非常之少。
滴滴司机这个职业,是比较苦和累的,有时拉到酒醉脾气不好的,也比较鬼火。
但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光这一条优势就可以吸引很多人往堆子里扎。
至于顺风车,影响到不是很大,油车跑高速和二级路是强项,在这一点上,顺风车是比滴滴好的。
滴滴还有人坚持,顺风车一样有人。
打车的人还有,只是少了很多,不足以养这么庞大的滴滴司机。
总之只因为有市场需求,油车跑不了的有电动车,有混动车。
市场不会消失,只是少了而已。
要不像我这样转型吧,再不济就去打一下螺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