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深圳这座大城市?

好像我最有资格评价深圳的人群之一吧!从小在上海长大,在北京大学、研究生、工作10多年,现在居住在深圳!人生的各1/3在中国的三个一线城市度过(海外经历就忽略啦),最终选择深圳,并放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6 21:35:19

来深圳5年整,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吧,算不上评价。

首先要和北京上海比,现看几个数据:

1、北京面积164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70万,每万人可占地7.56平方公里;

2、上海面积63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10万,每万人可占地2.63平方公里;

3、深圳面积19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80万,每万人可占地0.91平方公里。

乍一看数据就有点感觉不宜居,是的,不宜居是什么意思,在我看来就是没有生活的气息。

第一、一个城市的走向很大程度上看政府的态度和能力。深圳的定位就是一个“快”字。这也是深圳的初衷。地铁发展特别快,道路扩修很常见,就是为了让住在远离办公地点的年轻人在路上少堵一会儿。路修的好,但是深圳的关内是禁电动车的,这个在全国来说很少见的。

第二、从人口组成上来看,深圳没有本地人。有人说过年的时候深圳只有100万人。这不是开玩笑。没有本地人,就不会排外,请你看看旁边广州的本地人排外吗?本地人除了排外的功用之外,更大的功能是去倒逼政府,不让政府去无限度的“侵占”我们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朝阳大妈最大的用处。

第三,社会服务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学校和医院,从人均占地面积来看,深圳的水平是远远低于北京和上海的。深圳很多年轻人,很多孩子因为安排不了学校所以一直在老家。这些年轻人很快就会回老家的。深圳留不下人,就永远不会有本地人,有了本地人,发展必然受限。

第四、商业体的问题。深圳的商圈里面什么最多,吃喝的最多。这也是这个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深圳的车牌已经5万还多了,衣食住行还是在深圳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消费。

从人口结构上来看,深圳的人口结构是失衡的,等到什么时候有比较多的年轻人留下来,有比较多的老人出现的时候,我们再谈宜居吧。

其实,90%的年轻人的梦,在深圳很难实现,只是他们的梦成就了深圳。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