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阻拦索这个东西,全世界目前有能生产的也只有中美俄三个国家(英国有技术储备),也就是说在中国研制出来之前美俄是基本处于垄断的。而阻拦索这种东西作为大中型航空母舰上的重
世界上有两种滑跃甲板的航母,一种是英国人发明的滑跃起飞,垂直降落模式(无敌级和伊丽莎白女王级),这种模式只适用于诸如鹞式和F35B这样的垂直起降飞机,局限性较大,还有一种就是苏联人发明的滑跃起飞,拦阻降落模式(库兹涅佐夫级),这种模式能够适用所有类型舰载机,而且对没有掌握弹射起飞技术的国家是绝对的福利。但是要实现拦阻降落,首先你得有一根绳,这根绳就是舰载机阻拦锁。
(F35垂直降落)
我国的主力舰载机歼15在着舰时时速一般在250千米左右(不能太慢,着舰失败方便复飞),而着舰时的重量则有20吨左右,这样大的重量和这么快速度,如何在只有200米长的航母甲板上将它的速度成功降低到0?这个任务只能交给阻拦锁来完成。我国的“辽宁舰”前身是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在引进瓦良格的同时我们也曾经向俄罗斯人引进阻拦锁技术,但不知是他们担心我们的实力,还是对我们以苏33为原型设计的歼15心怀不满,俄罗斯拒绝了这个要求。
然而中国人从来不缺乏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别人不给我们就自己造!就在距离2009年歼15首飞后的三年之后,我军就在辽宁舰上成功完成了首次歼15舰载机的拦阻着舰试验,而这次使用的阻拦锁就是我们自己制造的纯国货!目前全世界能够生产航母阻拦锁的国家只有三个,那就是中美俄三大国,这是绝对的核心技术!(辽宁舰国产阻拦锁分段)
航母阻拦锁你别以为它只是一根钢绳,它可是能够承受85万牛顿拉力的存在,所以它内部相当复杂,每根阻拦锁都是由多股钢丝绳编织而成,而钢丝绳则是由12根粗钢丝和6根细钢丝呈特殊布局扭结而成的,而这些钢丝都是由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种钢材打造而成,在钢丝绳中心还有大麻纤维和聚脂材料制造而成的绳芯,但是你以为钢丝绳就是阻拦锁的全部吗?
现代阻拦锁普遍采用的都是美军MK7型液压阻拦锁,除了钢丝绳本身,还有用于缓解冲击力的液压缓冲装置,用于重新拦阻的自动复位装置,用于降温的冷却装置,以及用于不同飞机的定长冲跑控制系统等等,研制这几个系统,比制造一架舰载机不会轻松多少。也正是因为技术含量高,所以价格也不便宜,法国人建造了戴高乐航母,但是自己不能生产阻拦锁,所以只能从美国人那里购买,一套阻拦锁价格是150万美元,而美国人自己的采购价只要50万美元,而且阻拦锁这玩意儿一艘航母上一般至少要配置三到四套,而且平均每起降一百个架次的飞机就必须更换一次阻拦锁,所以戴高乐光是购买阻拦锁可能就花费了上千万万美元,而且后期损耗了还必须重新向美国人订购,这大概就是没有核心技术的悲哀吧!